08/17/2021 周二 晴

热带风暴叫“弗雷德”过去了。瓦蓝湖重见天日,窗外又是蓝天白云。

“脸书的记忆”发来5年前写的《伏中秋意》,那时的马州在三伏立秋,而且打雷下雨。今年的佛罗里达也是如此,三伏中间立秋。不过此刻是夏意正浓时,哪里就有丝毫秋意呢?

塔利班首次亮相 不反对国际社会

塔利班(Taliban)发言人穆贾希德17日在首都喀布尔召开首场记者会 (美联社)

塔利班夺取阿富汗政权后,17日在首都喀布尔召开首场记者会,发言人穆贾希德首次在媒体镜头前现身。穆贾希德说:“经过20年的奋斗,我们终于解放阿富汗并赶走外国人。这是全国的光荣时刻。”

对于国际社会所关心的事情,穆贾希德逐一说到:

  • “我们已特赦所有曾跟我们战斗的人。仇恨就此告一段落。我们不想要有任何内部或外部敌人”。
  • 他向国际社会保证,没有人会受到伤害,“我们不想和国际社会作对”。不过,他说,“我们有权根据我们的宗教原则行事,其他国家有不同的方式、规则和法规,阿富汗人根据我们的价值,有权拥有我们自己的规则和法规”。
  • 他表示,“我们根据伊斯兰教法体系,致力于女权。她们将和我们并肩工作,我们向国际社会保证,不会有歧视。在我们的架构下,将容许女性工作和就学,女性将非常活跃”。
  • 被问到过去曾窝藏恐怖组织一事,穆贾希德说,“阿富汗的土地不会再被用来对抗任何人,我们可以向国际社会保证”。

听起来,比较开明。赦免敌人,不跟国际社会作对,不窝藏恐怖组织,尤其是致力于女权 。到目前为止,这个亮相至少是不错的。不过,我们更注意塔利班今后的行动。


撤军乱套谁之过 大象甩锅驴子扛

这两日,似乎到处都在议论阿富汗的事件。塔利班(Taliban)全面掌控阿富汗之后,针对阿富汗政府突然垮台是谁的过失,拜登总统与前总统特朗普连日来不断相互指责对方。

拜登针对阿富汗局势发表谈话, 承担责任、不后悔撤军、不重蹈覆辙。(Getty Images)

拜登总统周一在白宫通过电视镜头就阿富汗撤军一事发表谈话说,“我是美国总统,责任由我承担”。听起来还有点担当的样子。

他说:“我毫不含糊地坚持我的决定,20年来,我汲取的痛苦教训是,一直都没有撤军的好时机,以致美军一直留在阿富汗。”

拜登表示,他撤军是承继特朗普政府和塔利班达成的协议,指美国已尽一切可能让阿富汗军队做好准备,但无法赋予他们“为未来而战的意愿”。

拜登承认塔利班接管阿富汗的速度比他预期的快,撤军“远不完美”,对成千上万涌入喀布尔国际机场想逃难的阿富汗人画面感到摧心裂肝。

为什么会这样呢?拜登指出:“事实是:事态发展确实比我们预期的快。那发生了什么?阿富汗政治领导人放弃并且出逃。阿富汗军队放弃了,有时甚至都没打。过去一周的事态发展强化了现在结束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介入是正确的决定。美军不能、也不应该在一场阿富汗军队不愿意为自己而战的战争中,战斗或死去。”

另一方面,几个月前还曾批评拜登没有早一点从阿富汗撤军的特朗普,现在则带头与共和党人联手抨击拜登政府对于阿富汗撤军处理不当。特朗普15日发表声明指出,拜登应该为了阿富汗问题下台。

前国务卿庞培欧(Mike Pompeo)15日受访时则指出,对于阿富汗局势迅速恶化,拜登应该转守为攻,对包围喀布尔(Kabul)的塔利班民兵发动空袭。“我们应该动用美国的空军武力,我们应该对他们施压,让他们付出代价,尝到苦头。”庞培欧也说,如果特朗普还在当总统,塔利班绝不可能此般无法无天。

在我看来,撤军肯定是对的,不管从道义上来讲还是为了美国切身利益。在这一点上,美国两党,以至于老百姓都没有疑问。

据说,美国原来的估计是原阿富汗政府可以至少坚持半年,所以“撤”回那些“成千上万涌入喀布尔国际机场想逃难的阿富汗人”还是完全有时间的。现在看来,这个估计和情报是错误的。要甩锅,这才是个检讨的方向。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没有想到阿富汗政府军一击就溃退,而且溃不成军,连美国大使馆差点都来不及撤出来。自己人都没有搞定,哪里顾得上别人呢?情急之下,只得先顾自己了。

我的一位越南朋友跟我说,这种狼狈的撤退,有点像当年的西贡。好在越南靠海,实在不行就上船,不像阿富汗是个内陆国家,如果叫天不应,真的就入地无门了。我在想,当年老蒋率领国军将士“转战”台湾时,是不是用了虞诩的“增灶惧敌”之计来迷惑共军,否则怎么早就有条不紊地溜到台湾让共军望洋兴叹至今?或许,这也是天意吧。

至于,阿富汗撤军会不会影响到拜登的总统连任,说这话还为时过早。撤军,本身符合民意,也符合美国国家利益,而过程毕竟只是个执行问题,顶多是丢脸而不是丢命的问题。而且美国跟新政府还会继续交涉,希望后续撤退会从容体面一些。如果真的按照特朗普5月撤兵计划,局势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老叟含笑杀房客 幼童不慎枪误击

据报道,我们佛罗里达州一名21岁女子莎玛雅.林恩(Shamaya Lynn)11日上午在自家与同事进行视频会议时,被幼童持枪射击后脑死亡。通过视频会议目睹事发经过的同事表示,事发时看到林恩的身后有幼童出现,并伴随一些声响,随后林恩就向后倾倒;同事虽报警,警方及救难人员赶到现场时,由于林恩头部中枪,声明不治。

警方随后封锁现场进行调查,初步结果显示该把枪枝当时已经上膛,且没有适当防护,才使家中的幼童不慎接触到并造成悲剧;所幸在场的两名幼儿均没有受伤,已交付亲属照顾。警方目前只确定枪枝由幼童父亲所有,关于该名幼童的实际年龄,及幼童与死者的亲属关系,警方均尚未公布。

近年来家中幼童不慎开枪误击的消息时有所闻,根据反枪枝暴力团体统计,今年截至目前为止,共有220起误击案例,造成83人死亡。今年2月,北卡罗来纳州一名育有五名子女的25岁女子,就被自己的孩子从她手提包中已上膛的手枪所误击而死;今年8月,德州休士顿更有一名八个月大的婴儿,被三岁的哥哥在玩枪时杀害。

另外,拉斯维加斯一名房东,78岁的凶嫌洛萨诺-桑切斯(Arnaldo Lozano-Sanchez)射杀三名房客,导致其中二人死亡,已遭警方逮捕。据当地报导,洛萨诺-桑切斯是房东,在他与未付租金房客发生争执时,房东“想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于是开枪射杀房客。当局说,受伤的男子被射了九枪。据拉斯维加斯当地电视台报导,洛萨诺-桑切斯一位房客告诉警方,房东开枪后“微笑又大笑”,另一室友打开门时,他告诉那人“他再也无法逃离他”。

枪管!枪管!就是管制不了。有个理由说,不能因为枪枝可以伤人,就禁枪管枪,正如不能因为飞机、火车、船只、车辆失事,我们就禁止这些交通工具一样。而且,据统计,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大大高于死于枪枝管理不严的人数。况且,还涉及到美国独立时人民自由持枪光荣革命传统的一个精神层面。至于枪枝产业集团的经济利益就更不用说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