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021 周六 晴

读到一篇文章,提到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并不存在。这里的故乡,明显地不是指的地理位置上的意义,而是指的对于故乡的怀念。又或者说是我们心中的故乡,已经不再是一个实际的地方,而可以是心中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真正故乡可存在 高龄总统近八十

这种提法不无道理。比如说我自己,离开故乡武汉多年,回去后,武汉已经不再是我离开前那个武汉。曾经住过的老房屋被折掉了,没有拆掉的也改变了模样,同时还新建了许多街道和新建筑,熟悉的小学和中学都消失了。儿时的故乡基本上消失了,即使还有一些影子,也是模糊不清的了。中国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发生了太多太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心中的那个故乡几乎不存在了。

因此,作者认为:“怀乡思旧情怀其实是对现代的反抗,是对进步变迁的示威。”这么说倒也无不可。不过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并不反对现实的变迁,我对自己在海外的生活没有任何抱怨,相反我充满了感恩。我对武汉大都市的变化,也没有反对的意见。

我的故乡,是家乡的味道,各种吃食的味道。还有家里的亲人,以及儿时的玩伴儿,想看看他们,和他们坐在一起聊天。

有人说,怀乡是一种若有所失、流落他乡的情感。其实人生一直都是有得有失。今天中国的社会流动性是半个世纪前所不能比的。在不停的流动中,人们如我已经渐渐习惯这种“流落他乡”。因而,人们可以随遇而安,或者叫“此心安处即家乡”。更主要的是,即使在海外,家和家人都在,大家都过得好好的,或许,家的存在,才让我在海外很少有强烈的思乡感,即使在刚开始打拼的时候,或者是工作上有压力的时候。

可能随着不断的流动,近代人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了,变得没有“乡”可以思了。是不是有些人会像后主刘禅那样,即便是亡了国,依旧乐不思蜀呢?想想当今中国农村和山区的一些落后地区,人们纷纷”流落“到城市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他乡“,多半是得大于失。恐怕再没有谁愿意回到贫穷落后的地方。只是在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在拼搏和生活的压力下,可能由于累了乏了,会想起童年那些无忧无虑无责任可担负的日子。或者在日复一日的平淡单调重复中,偶尔需要用怀乡来调剂一下,用充满遐想的浪漫情怀来给平凡的生活充电。

其实,所有的故乡难道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北方人,而我自小就把出生地的南方当作故乡。北方父母的老家,有的见过一次,有的根本从来没见过。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到了我们这一辈人,故乡就是武汉,而到了小丫头她们这一辈人,故乡就是美国。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驻有一个“故乡”。当我们流浪得太久时,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我们都会怀念这个故乡。一个曾经孕育我们成长,给我们以温暖和力量的地方。就像希腊神话中大地母亲的儿子一样,当我们累了或者被打败了,就躺在大地母亲身上,以便可以获得力量,重新站起来。


里根是一位人们心目中年龄最长的美国总统,他卸任时为77岁。今天,拜登总统20日度过79岁生日,成为美国首位年高79岁仍在位的总统。拜登在生日当天发表变性人纪念日(Transgender Day of Remembrance)声明,缅怀今年在美逝世的至少46名变性人,强调变性人也享有自由、正义与快乐。


11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家中度过了自己79岁的生日。

前总统欧巴马推文祝贺,感谢拜登送给美国基础建设大礼并重建美好未来,呼应拜登近日签署以及众院通过的两大法案。欧巴马当总统八年期间,拜登担任他的副手。

明年,如果拜登仍健在,将会以80岁美国最高任职总统的年龄,继续创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