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早晨起,又开始从南往北走了,应该是把大西洋的热气流带了过来。可是,却是武汉冬季才有的的那种湿冷的感觉。同时,天也是阴沉沉的,完全没有昨日蓝天白云的通畅清爽。天气变化真快,睡个觉起来,又是一种气候。
上午在户外呆了一阵子,身着短袖,风吹着感到凉中带冷。北方各个州的朋友们,都在微信中讲抢收园中瓜果,难不成是温度到零下了?
据大陆消息,入秋后最强冷空气来了。今天这里的边天,不会跟中国有关吧?总之,11月真是秋天了。
今天的谷歌涂鸦庆祝一个叫查尔斯·高(Sir Charles Kuen Kao)的人诞辰88周年。

从涂鸦的图上看,这位小人颇有亚裔,特别是中国人的样子。他清瘦的脸上,眼睛眨巴眨巴的。左手抬起,拇指和食指捏着一个开关。开关连着一个我们中学物理课上出现过的电路图,两端是电子线路。一股绿色的电流从打开的开关中流出,经过谷歌的英文字样Google,在电流的另一端汩汩流出,不断变成变成二进制01001011的符号。
玻璃纤维传光导 人类通信新纪元
查尔斯·高(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应该有许多中国人知道他吧,他和杨振宁、李政道一样,是迄今为止少数几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
其实他的中文名字叫高锟,在上海出生及长大至初中。1949年随家定居香港,也是一名美籍华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高锟是一位电机工程学家。他对于人类所做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光纤实验。1966年,他发表的《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论文中指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的革命。并提出当玻璃纤维衰减率(Attenuation)下降到每公里20分贝时,光纤通讯即可成功。他的研究为人类进入光导新纪元打开了大门,
为此,他在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表扬他“在光传输于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突破性成就”。他被认为是光纤之父,他的创新彻底改变了全球通信,并为今天的高速互联网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96年宣布命名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为“高锟星”(国际编号3463),以表扬他在科学上所做的杰出贡献。
生日快乐!高锟!感谢你用每一根纤维让世界变得更小,让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更紧密!
看到一段有关高锟轶事,觉得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个作为教育家的高锟。

1993年11月13日,中文大学30周年校庆,举办了盛大的“开放日”庆祝。高锟作为校长到台上致辞。正当他要发言时,突然有十多位学生冲出来,手持标语,高叫反对开放日口号,会场霎时乱成一团。高校长一个人在台上,手里拿着讲稿,呆呆站着苦笑。
与此同时,有学生抢了台上的麦克风,还有两位爬到典礼正前方的中文大学科学馆演讲大楼顶层,用一条写着“两天虚假景象,掩饰中大衰相”的横额将中大校徽遮盖,事件扰攘十多分钟后,高锟校长才有机会将开幕词匆匆讲完。
典礼结束后,高校长打算离开,《中大学生报》记者上前采访,高声询问:“校方会不会处分示威的同学?”高锟校长语气平静地边走边回答:“处分?我为什么要处分他们?他们有表达意见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