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 周五 晴

记得看过莫言的一篇文章“在大家都哭的时候,我们应该允许别人不哭”。把这话引申一下,是否可以成为“在大家都过节的时候,我们应该允许别人不过节”,或者”在大家都高兴的时候,我们应该允许别人不高兴”,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有雅量和能宽容的社会。雅量和宽容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以上是我对昨天中国某些地方禁止过洋节的另一番感想。同时还感到,世间之事,有人高兴有人愁,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正是如此才是正常啊!原来还是自己没有看透,“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疫苗接种实有效 面对疫情看个人

前总统特朗普在接受保守派名嘴欧文斯 (Candace Owens) 采访时,谈到自己总统任期内如何以“惊人速度”开发疫苗并与私营制药公司合作。他说:“我出了三种疫苗,每个都非常好;不到九个月就出了三个,本来得花5到12年”。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按道理说,这是一个国家总统应该做的事情,或者,人们期待他应该做得更好一些,但是,无论如何,美国人民在这一点上应该感谢特朗普的。

针对欧文斯的质疑:“在拜登领导下,今年接种疫苗的人比你那时多。但是,今年有更多人死于新冠肺炎。”特朗普立即反驳欧文斯表示,“哦,不,疫苗是有效的,是有些人没打。那些病得很重然后住院的人,是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特朗普继续说道:“疫苗效果非常好,就算你打完之后染疫,状况也很轻微。打了疫苗就不会死。”不过,特朗普也向欧文斯强调,尽管疫苗接种有效,他反对“强制”接种疫苗和“强制”戴口罩,称“人们必须拥有自由”。

特朗普接受欧文斯采访的片段,23日被白宫发言人莎奇(Jen Psaki)推文转发,她同时写道:“想在此呼应前总统特朗普谈到的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平安夜前夕快乐,去打加强针吧。”白宫发言人还向媒体表示,拜登总统21日赞扬特朗普,是彰显特朗普向许多美国人发出重要信号,表明打加强针的重要性。拜登公开表示,“多亏上届政府和我们的科学界,美国是最早获得疫苗的国家之一。”

对此,特朗普当晚对此赞扬表示“惊讶”和“激赏”;他还说:“你知道,这是头一次⋯⋯所以我现在很难过分批评(拜登)。”

突然间,我觉得在卸下总统的光环后,人们好像看到特朗普老头倔强直率面目下还有可爱和害羞的童真一面。更加让人相信,人,是多重性的,基因,是复杂的谜。


武汉是2019年12月23日封城。巧极,两年后的同一天,西安在2021年12月23日封城。

西安感染者不过几百人,我们佛罗里达上周近3万人的感染病例。佛罗里达不但不封城,相反,还恢复了曾经一度停止过的邮轮业务。据“迈阿密先驱报”昨日报导,一艘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的邮轮“海上冒险号”(Odyssey of the Sea),最多可容纳5500名乘客和1600名船员,从佛州启航几天后,有55名完全接种疫苗的船员和乘客感染新冠肺炎。

不知道此次航行船上到底有多少人,粗略估计就按1%的比例吧。不得不佩服那些为了“自由”而出行的美国人,和他们敢于拿生命去冒险这种精神。免费送你一张 “海上冒险号”的船票,你敢上船吗?


平安夜静谈圣诞 浪漫现实信则灵

平安夜,社区安安静静的,跟平常一样。残月夜晚基本上是看不到了,要等到清晨才看得到。一弯残月崁在头顶上的天幕上,太阳出来,金光照着月亮的银白,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日月同辉吧。黑夜中,处处闪耀着各家各户的圣诞灯火,尤其以社区俱乐部为甚。远远就可以看到俱乐部通道两旁高大的棕榈树的光亮,前面的是黄色后面为蓝色。

今晚应该没有人到俱乐部去锻炼。不料到门前,竟然看到两个人在灯下打匹克球。健身房不出所料,空无一人,一排排的健身器材无精打采的,似乎也想放假休息。我们老一套的半个小时锻炼照常进行。这个时辰,人们应该都在家里聚餐,聊天和看电视节目。

我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餐。中午熬了一锅清炖萝卜牛肉汤。用米粉做了一个清炖牛肉粉,外加烤鸡腿和卤鸭爪。晚上蒸了一笼汤包,同时蒸的有玉米面和白面混参的袖珍小馒头,两个还比不上原来食堂做的一个馒头,还有玉米棒子和红薯,一顿土得掉渣儿的农家饭菜。

微信群里却不平静,屏幕上是满满的红色号码,到处都是问候!满眼都是祝福!想到几年前的平安夜,前总统特朗普参加“追踪圣诞老人热线”活动,当时他接起一通7岁儿童的电话时,问孩子相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随后大嘴一张说,“7岁还相信圣诞老人的儿童非常少数”。结果遭到网友痛批,说是打破孩子圣诞幻想,毁了孩子的童年。

其实,特朗普讲的话,并非没有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曾经提出,从7岁开始,小孩会进入所谓的“具向思维期”,虽然难以抽象思考,但面对具体事物已经开始有初步的逻辑和批判思考能力。大概正是这个能力,让他们注意到圣诞老人故事里的矛盾所在,也从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知道,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

早在1897年就有记录,一位8岁的小女孩弗吉尼亚曾写信给纽约《太阳报》,问:“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圣诞老人?”对此,《太阳报》在1897年9月21日专门发了一篇社论回答。执笔者写到:

“圣诞老人确实存在。

你见不到的世界里有一层布障,即使世界上最强最强的人也拉不开。只有我们的信仰、幻想、诗歌、爱、浪漫才能推开那层布障,让我们看到至高的美丽和光辉。”

这篇社论后来被《纽约时报》誉为“美国新闻史上最著名的社论”,为所有人解释了一切节日存在的终极意义——节日所承载的浪漫主义想象是爱与善的集中体现。

在我看来,生活中不可以没有浪漫主义想象,就像今天,不管相信还是不相信圣诞的故事,大家都来欢度这个节日,这个故事产生的节日至少可以让大家感到快乐。但是,过完了节日,大家就会回到现实中来,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是苦辣酸甜味道的现实主义。小孩子,即使不是7岁,而是8岁,终究会知道世上没有圣诞老人,这是大人们“善意”的谎言。

对于孩子的这个问题,我既不用谎言掩盖事实,也不会打破他们浪漫主义的“圣诞幻想”。我会用反问句来回答:“你认为呢?”然后根据孩子的回答,不管他们回答是有还是没有,都加以肯定。因为他们的回到代表了他们当时的认识能力,正如中国一句老话“信则灵”。而他们的问题终将被现实所解答。

时间无声无息向前,平安夜到了。继续向前,是圣诞节。再向前,就跨过2021年。然后,无声无息向前、 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