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神秘 —— 地中海(4)

土耳其

库萨达斯 (Kusadasi)

享受了一顿开罗金字塔的视觉大餐后,邮轮开始往北。下一个的目标,另一个我从来没有去过,但是充满了神秘感的国家——土耳其。尤其是,当我从“23对染色体”(23andMe)的DNA检测中发现,我的基因链条上有0.2%来自安纳托利亚(Anatolia),一个西亚的半岛,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如果说安纳托利亚不为人知,那么,它的另一个名字小亚细亚,就容易被人了解了。它就在土耳其境内,是欧亚大陆的分界,也可以说是连接亚洲和欧洲大陆的一座桥梁。而我的某位先祖,竟然来自那里,或者说,到过那里?


在海上航行一天后,第二天清早,邮轮就静静地停靠在土耳其的库萨达斯港口,一个爱琴海沿岸的大型度假小镇。

过去在书中对爱琴海 (Aegean Sea)还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一是这个地名的译文中国人容易接受,大凡文人雅士都爱琴棋书画,所以“爱琴”视为一种雅事。而且,这个地名读起来容易和爱情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我们南方人“琴”“情”不分。在我心目中,这个海与“雅”和“情”有种某种美好的联系。不像爱琴海包括的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那样读起来生硬和说起来拗口。

但是,爱琴海到底在哪里,我并不知道。邮轮上一会儿在地中海上,一会儿又是爱琴海,到底哪儿是哪儿?直到这次到了土耳其的地界,对着船上的大地图,方才明白。原来爱琴海是地中海中的一部分,西面是希腊,东边是土耳其,是欧洲与亚洲之间的一个陆缘海。两座有名的城市,希腊的雅典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就在爱琴海边。

此外,由于希腊和爱琴海周边诸岛出现的青铜时代古文明,包括迈诺斯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便有了“爱琴文明”一说。其中迈诺斯文明是欧洲第一个先进文明,留下庞大的建筑群、工具、艺术品、书写系统和庞大的贸易网络。

这回,我记住你了,典雅多情且具有历史文明的爱琴海。

库萨达斯,与其它地中海的港口城市一样,有着爱琴海美丽的海岸线和碧波清澈的海滩。

我们从码头出来,迎面就是一个小小的商店区,英文是“新港口”的意思。商店的陈设和商品都不错,布置得很精巧也很漂亮。

听说地毯也是土耳其的特产之一,邮轮还提供一项参观当地的地毯生产的行程。经过一个地毯的商店,我们便停下来观看土耳其的地毯有什么特点。这里的地毯有各种风格,古典和现代并行,有很多我们喜欢的样式,关键是真丝手工织就,不是很厚,但是质感很好。店里的伙计过来介绍,他们可以代包代邮,不另付费。在这里付款,回家地毯直接就到府上。

看起来听起来都很不错,可惜不是时候。我们已经进入精简机构的阶段,下一步大概就是老人院,不再是当年大兴土木,建设家园的时期。记得我们曾经一口气买进好几块大型地毯,比这里的价钱要贵得多。

从“新港口”商店区一出来,小城就给人一种干净清爽的感觉。沿着海滨人行道徐行,一路上海风徐徐,行人和车辆都很少。八点多了,城市应该醒来了呀?“新港口”的小商店,已经开门做生意了。可能是游人不多的缘故吧。海滨步道上,偶有一两个闲人在岸边垂钓。海水在这里是碧绿的,不像大海上的深蓝。海水清澈见底,可见小鱼成群游走。行走至此,真是身心俱爽。

途中路过一个小小的街心公园,有两个雕像静静地背靠灌木丛而坐。旁边有碑文,我们看不懂土耳其文。一位的哥走过来,问我们是否要租车,我们回答就在附近走走看看。的哥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说,这是一对他们敬仰的总统夫妇,总统生前做了许多老百姓称道的事情,他夫人的美德也颇受土耳其人热爱。如今他们累了,静静地坐在这里休息,跟他们服务过的人民同享盛世和太平。

我很敬佩这个雕像的作者,统治者不应该都是高高在上的,就像中国的帝王将相,在石墩和石座之上遥不可及,而应该是老百姓可以接近触摸甚至低俯的亲近。就像华盛顿罗斯福纪念公园里的老罗斯福坐在轮椅上,旁边是他的爱犬。那青铜的雕像已经被游人摸得发亮。

码头不远处,可见一个小小的岛,上面有个堡垒。信步走过去,一路上前后无人,我们竟然是今天第一个访问该堡垒的游人。

一路上的景点,大都是熙熙攘攘、人潮翻滚,而这里周围安静有点不自然,城堡平静耸立,海鸟停止了叫嚣,连天空的云彩也不知去了何方。

小岛名叫鸽子岛(Pigeon Island)。岛上城堡是为了纪念奥斯曼帝国历史著名人物巴巴罗斯·海斯丁·帕夏而建。他的雕像矗立在堡垒前,俯视大海,仿佛为逝去的奥斯曼帝国守卫土耳其的大地。

城堡里有个的航标灯塔,跟我们美国海岸那些高大威武的灯塔比起来,是不是显得小巧玲珑?

唯一全程陪伴我们参观的,是一条流浪狗,像一条黑色的拉布拉多犬(Labrador Retriever)。它们智商高且个性温和,较没有攻击性,非常适合被选作家庭宠物犬、导盲犬或其他工作犬。狗狗的耳朵上钉有跟踪器或是识别码,看来是一条有记录在案的流浪犬。

从我们还没有进入城堡前,它就在路上前后左右不弃不离的跟着我们。有时回头看我们一眼,有时又自顾前行。我们顺着阶地上坡下坡,围着城堡四下转了一圈,它仿佛是个无言的导游,一直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很感谢它的陪伴,出城堡后,专门在小卖部买了一个新鲜的带芝麻的面包圈(2欧元)拿给它吃。谁知狗狗嗅了一下,竟然不吃。不会是只吃肉肉的流浪狗吧?还是说,库萨达斯的狗狗既好客又有教养,训练有素,不吃游客的“嗟来之食”?这是库萨达斯让我难忘的一桩小事。

一路走来,虽然悠闲,但是参观鸽子岛上的堡垒,爬上爬下还是比较费力的。领导腿不好,有些乏了,便回到船上修生养息。午餐后,又来了精神,我再次下船进城。

午后码头附近的街道很热闹。沿着山坡而上,路边全是各种商店和餐馆。有点儿像早期武汉的汉正街模样。不过,这里路上很干净,走起来很舒服。不像曾经武汉那么拥挤和脏乱,比埃及的开罗更要强多了。

商业街上面有遮阳挡雨的顶盖,游客们可以心情舒畅的体验购物的愉悦。

不逛这一趟街,不知道土耳其的特产是什么。第一是各种点心,大多都不认识,但是玲琅满目,想必应该是好吃的。第二是各种香料,五颜六色的,可惜我都不熟悉,只看得眼花缭乱,也看不出个门道。第三是手工制作的真丝地毯,地上铺的,墙上挂的,还有各种小型送礼的。第四是皮革制品,他们的皮子看起来又薄又软。以前我只知道意大利的皮革很有名,上班时,几双皮鞋都是产自意大利,果然名不虚传,有模有样,穿着舒适,经久耐用。再就是印度的皮革,虽然档次不够,但是便宜耐用。至于土耳其的皮革,直到这里才知道,看起来也还不错。

土耳其是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的国家。公元前,这一地区为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其文化受到希腊化的影响。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后,成为东罗马帝国一部分,史学家称作拜占庭帝国,受到罗马文明的影响。大约中国明朝中期,奥斯曼人完成了对拜占庭帝国的征服,奥斯曼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从大明朝开始,但奥斯曼帝国最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国家凭借著强大工业力量的冲击,局势于19世纪初趋于转变,一直到中华民国建立后才衰亡。所以对土耳其近代影响较大的还是伊斯兰教。

库萨达斯到处可见清真寺的踪影。️库萨达斯的清真寺,属于非常典型的一个圆形大穹顶建筑,旁边矗立高高的尖顶塔。路边有一个小径,通往一个叫做卡莱西的清真寺(Kaleici Camii )。进到一个庭院里,几乎看不到游客,不知为什么。

寺门外有英文标识,进去要脱鞋。进门处有放鞋子的鞋架,也有备用的拖鞋。进入大厅,里面地上铺的全是地毯。这是个礼拜天,里面不仅没有人做礼拜,而且里面空无一人,任人随便进出。由于不懂伊斯兰教的规矩,不知是何道理?

在美国,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礼拜天是教徒们必须去礼拜上帝的一天。礼拜天上午,许多小商店都不开门,大家着装正规,恭敬诚恳地去礼拜他们的主。

出来后,看到一座四方形的城墙围起的建筑,门上有“Kervansaray”字样,猜应该是土耳其语。上面有土耳其国旗。不知道这个建筑以前是用作什么?进去后发现四周是回廊,周边是房间,中间是块空地。仍然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回来后,在网上搜素了一下,原来是一个商队旅馆,当初由曾担任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的奥库兹·穆罕默德·帕夏(Öküz Mehmed Pasha)所建立,时间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末年。为了满足当时的需要,商队旅馆以堡垒的形式建造,并被用作海关大楼。怪不得,外面像个城堡,里面却是一排排的房间。

城中古代建筑和当代艺术不着痕迹的融合,不断吸引了游客的眼球。这个白底蓝瓷的亭子,里面像一个墓碑。可惜不懂土耳其语,不知其用意。

往回走时,看到一个街头雕塑,一个抱着一条大鱼,光头光脚的人。仿佛看着我说:不管你是谁?从哪里来?往何处去?我都送上一个美好的中国祝福—— 年年有鱼!


注:邮轮在库萨达斯还有一个需要开车前往的旅游胜地— 以弗所(Ephesus)。据介绍有许多古罗马的遗址。因为访问过罗马两次,这次希腊游刚走过奥林匹亚遗址,所以对土耳其的古罗马遗址不太感兴趣,就放弃了以佛所之游。


09/24/2023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