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圣彼得堡 (St Petersburg, Russian)
圣彼得堡,是此次北欧游重中之重。
对圣彼得堡的了解,起源于儿时所看的电影【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落后于西欧各国。记得电影里彼得大帝隐姓埋名游历西欧各地,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在造船厂工作过。最后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打开俄国向欧洲的出口。

导游会讲中文。一路上颇为骄傲的向我们介绍彼得大帝在西欧花费大量时间学习造船,向欧洲先进国家学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他还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打败当时的强国瑞典,建立圣彼得堡,并迁都圣彼得堡。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反思中国,其时正值清朝初期。在世界列强随着工业革命而急剧发展的情况下,连以前的学生东邻日本也在明治維新后,奋发图强,急赶直追。而大清朝的皇帝们没有一个象彼得大帝那样高瞻远瞩,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中国从此跟世界拉开了距离,越来越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于是就被列强凌辱,近百来年来就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于是就有鸦片战争、甲午海战之败,就有割地赔款丧国辱权之耻。
导游用今天的话讲,彼得大帝是一位伟大的改革者。对此,我深表赞同。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的彼得大帝,就没有今天强大的俄罗斯。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来比喻亦不为过。
- 教堂
圣彼得堡可以参观的景点很多。跟俄罗斯文化和历史息息相关的教堂就是其中之一,如同中国的名山大寺一样。虽然对此兴趣不大,而且此行是走马观花,但是有两个教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圣彼得保罗教堂 (Saints Peter and Paul Cathedral) 不仅以其独特金色的尖顶成为圣彼得堡最古老的地标,更主要的是,与中国的十三陵相似,教堂是历代沙皇的陵寝。大教堂内保存了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的几乎所有的俄罗斯沙皇和皇后的遗骸。不同的是,俄皇的棺椁是大理石的,全在地面上,按年代顺序集中在一起。导游介绍时就是按照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的顺序来讲解。学习俄罗斯的历史,到这里来时一个最好的实践。不象我常常数典忘祖,不是被春秋战国里人物、时间、地点弄得糊里糊涂,就是从来没有对五胡乱华时期的五代十国明白过。相信,如我一般者大有人在。幸好俄国历史不像中国那么漫长,主要记住彼得保罗主教座堂里的沙皇(女皇)们就差不多了。

值得一提的另一个教堂是滴血救世主教堂 (Savior on the Spilled Blood),典型的东正教教堂。不仅是名字惊人,而且是纪念一个颇有争议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据导游介绍,亚历山大二世实施改革,特别是解放农奴,以谋求俄国的近代化革命,后来被反对者民粹党派团体刺杀。造成了这位被称为人民解放者沙皇的死亡。在这一点上跟被暗杀的美国总统 “黑人解放者” 林肯颇为相似。而且这位亚历山大二世将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卖给美国。据此,美国人民一定对他有好印象。但是,这位亚历山大二世亦是割占最多中国領土的俄国沙皇,在位期間,沙俄以《瑷珲条约》从清廷手中割取了中国近一百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放弃领土所有权最多的条约。在这里小声说一句:如果早些刺杀他,中国就可能不会丧失那么多的土地了。
- 冬宫

金秋的阳光仍然耀眼,早晨的圣彼得堡尚在苏醒中,此刻游人不多。翡翠绿玉色的冬宫和金色的双头鹰大门在静静地等待游人。我们来了!
站在冬宫广场,环顾四周,前面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冬宫。广场中央建有巨大的亚历山大圆柱。对面是半圆形的海军部大楼。凯旋门将广场与涅瓦大街连接起来。拱门之上,建有驱驾战马战车的胜利女神像。微风中,《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的镜头在脑海里飞快穿梭……夜色里,轰隆隆的大炮声、来回互射的枪声、起义工人和士兵们的身影、冲啊!翻过、打开冬宫的大门,前进!乌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记。

冬宫原为俄国沙皇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The Hermitage Museum)的一部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冬宫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随着收藏品的增多,现在博物馆占有5座大楼,400个展厅和陈列室。导游说,这里的展品都是真的,不是“B”或者“C”货。冬宫博物馆的珍藏数量浩瀚,所有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时间有限,我们只能有选择的看一些“精品”:比如孔雀大钟、达•芬奇的圣母画像、伦勃朗的《浪子回头》和埃及的木乃伊。夸张的讲,如果在每副画作前停留5分钟,则需要20年时间。这是刘姥姥一游大观园,希望有机会再见。
- 叶卡捷琳娜宫
叶卡捷琳娜宫 (The Catherine Palace) 又称凯瑟琳宫,也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园林。最初是彼得一世赠送给第二任妻子——皇后叶卡捷琳娜而建的夏日别墅。此宫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另外,还有墙壁上布满绘画的绘画厅,拥有精美古罗马风格浮雕和墙壁画的绿色食堂,印花丝绸覆盖墙壁的青色客厅等房间。宫殿里最为神奇的是琥珀厅(不可拍照),内部通体由琥珀和黄金装饰而成,极端奢华。

可惜,二战期间德军在围攻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之后的撤退过程中,曾故意对宫殿进行了摧毁,使宫殿成为一个空壳建筑。幸运的是,二战前苏联档案馆曾设法记录下相当数量的内部空间模样,这在重建宫殿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修复工程在2003年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时完成。据说仍然没有恢复到宫殿昔日的辉煌规模。不过,现在的叶卡捷琳娜宫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了。面对如此辉煌宫殿的重建,不禁为俄罗斯对历史文物的爱护和重视,以及为保护这些珍品所下的功夫和财力由衷佩服。想起与之相似的清代圆明园,不知中国政府对此有何感想?

- 夏宫
如果说冬宫的镇馆之宝是绘画《浪子回头》的话,叶卡捷琳娜宫的镇馆之宝就是琥珀厅。而夏宫则以户外的喷泉群闻名。

夏宫所在的夏园,是俄罗斯最早的布局规整的花园,现在夏园是圣彼得堡最漂亮的地方之一。在夏园旁边的战神广场中央有一簇永恒之火,是为了纪念内战中牺牲的将士。夏园里除多个林荫大道和若干个小广场景色宜人外,最吸引游客的要数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喷泉群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高3米、重5吨的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名的隆姆松喷泉。
夏宫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建筑豪华壮丽,被誉为 “俄罗斯的凡尔赛” 。建造这座宫殿,集中了当时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全世界优秀的建筑师、工匠。彼得大帝也亲自积极地参加到工程筹划之中,并做了一些指示。今天保留下来的由他亲自设计的规划图纸等达十几幅之多。
扶梯而下或拾级而上,沐浴在喷泉的洗礼中,面对彼得大帝参于设计的欧洲园林,心情随之平静安宁。尘世带来的无端忧扰,化作水雾飘逸在草木园林间,消失在不远的芬兰海湾上空。
沙皇隐迹学先进
俄国改弦面貌新
欧亚联通彼得堡
琥珀藏金凯瑟琳
教堂滴血为解放
宫殿辉煌展奇珍
冬夏两宫相映耀
战火喷泉净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