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纪不应卖老 讲文明遵守公德

出门旅游发现,许多国家除了在公共停车场专门为残疾人留出一些最方便的停车位置以外,公车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都有保留一些照顾老弱病残(孕妇)的一些座位,有人把这种座位叫做“博爱座”。一般人都不会去占用这些座位,这已经成为惯例,世界各国大都是如此。中国在这方面做得也很好,尤其是中国的公共交通使用率大大超过其它国家。

“博爱座”本来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方便,是个文明的行为。可是有时候就会被一些人利用,滥用人类的善良之心,而达到利己的个人动机。这种情况虽然不多见,可是让文明人感到不舒服。

残疾人和孕妇都容易辨认,老年人就是一个灰色地带了。老年人的定义是什么?55岁以上,还是60-70岁?以我自己为例,年过七十,没病没灾,身体尚好,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中的那个“老”。人要有自知之明,所以从来不去专门享受那些博爱座位。但是,看到一些中国大妈大爷,明明身体很好,偏要倚老卖老,用道德绑架的的形式,非要人家“让座”,而这些座位也并不是博爱座。

近来看到一个河南法制报的报导,说的是中国沈阳地铁的一个故事。一名男子虽然没坐在博爱座上,但是一位老人坚持要男子把位子让给他,然后就发生了争执。由于没有看到视频,不确定事发的前因后果,仅仅以河南法制报的报道来说明情况。

我相信,此事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都有。

一方面是周围有乘客称他“抢座”,男子回答“我就乐意坐这怎么了、我抢座怎么了……。”被要求让座的男子甚至当场情绪崩溃,狂吼:“我得挣钱,你给我钱啊”、“都欺负我”。

而另一方面也有网友发现,男子从头到尾都没带脏话骂人,只是单纯情绪崩溃,可能工作一整天真的很累了。“坐一下怎么了?”还有网友直呼:“不需要倚老卖老”,“看起来现场还有座位,这大爷干嘛非得跟他争位?”

据报道,大部分网友看到视频后认为,男子可能是生活压力太大,“说实在,现在年轻人比老年人还需要坐一会歇歇。”

假如,这位男子,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将位置让出来,便什么事都没有了。这是最好的结果,是中国精神文明的最好表现。

如果,在现场还有座位的情况下,这位老人选择了其它的座位 ,也便什么事情都没有。问题是相反,一个坚持要对方让,一个坚决不让,就拧上了。

我以为,公车上的座位,除了博爱座以外,都是先到先坐,这是常识,也是公共道德。要已经坐下的人让座给自己,是一种请求,而不是必须,更不是法律规定。如果不是“博爱座”,就不是老人的权力。

先坐的人让座位,这样当然好,但是,也可不让,这是先坐的人的选择,也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力。无须指责,这是底线!

为什么非要强迫别人让给你座位,还要争论吵架?我自己作为一个年龄大一些的人,并不认为这是正当的理由。作为年纪大的人,难道不应该更懂道理,更知道自爱吗?圣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我肯定不会这样做。

有时候我想,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有礼貌,讲公德,那么,不会到老了就突然变得不讲公德了。反过来推测,如果一个人老了,还做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事情,那么这个人多半从小就不讲礼貌和公德。

当然,如果确实属于老弱病残者,首先应该请到博爱座就座。而且我相信,即使车上某一个乘客不让座,周围其它的乘客也会有人让座的,难堪的应该是那个不让座的人。难道不是吗?


6/19/2024 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