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2021 周三 晴/雨

上午是晴天多云。下午,雨水就如约而至。跟昨天的雨,电闪雷鸣一直下到夜里,不一样,今天的雨像姑娘有心事的眼泪,细细绵绵地滴答着。昨日傍晚因为雷电,没有去游泳。趁着下午小雨无雷,提前去泳池,跟预料的一样,里面一个人影都没有。一种自家后院延申的感觉。


再现福克斯之夜 求索非暴力殊途

偶然看了一部老电影《V字仇杀队》 (V for Vendetta)。影片原本定于2005年11月上映,但是,由于2005年发生了造成56人死亡的伦敦地铁爆炸案,而被迫延迟到2006年春天上映。听说,这部影片早就在国内央视六套节目播出。

电影《V字仇杀队》 (V for Vendetta)

要明白这个故事,首先了解故事的背景。400年前的1605年,有个叫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的人,为了恢复天主教君主在英格兰的统治,和同伴在国会大厦下面埋了36桶炸药,企图用火药炸掉议会,从而杀死国王,推翻当时的英格兰国教政权。但计划败露,被英国国王于当年11月5日绞死。此后每年的11月5日,国王允许英国人以大篝火之夜(即焰火之夜或盖伊·福克斯之夜)来庆祝阴谋被粉碎。

时间和地点:该片的背景设定在2020年,一个虚拟的未来世界。此时的英国由一个受法西斯政党“北方之火”控制的极权政府统治。人民生活在残暴的统治下,疾病、饥荒、灰暗,且秘密警察无处不在。在这里,外国人、同性恋者和反对人士都会被抓入集中营处死。

简单介绍一下故事情节。女主角艾维在宵禁之夜出来,落入秘密警察的魔爪。一个头带盖伊·福克斯面具的神秘怪人(男主角)“V”将她拯救了出来。“V”告诉艾维,自己是一个用极端暴力手段对抗政府的所谓“斗士”,正在策划一个11月5日将国会大厦炸毁的计划。“V”让艾维相信了他,并加入“V”的计划。11月5日,人们走上街头抗议政府,“V”在最后关头牺牲,而艾维按计划把一列装满炸药的伦敦地铁撞向国会大厦。

美国刚刚从过去的2020年走过,科学家研制病毒、阴谋论和群众冲击国会,跟电影里描绘得何其相似。不过按照电影,此刻的美国已经灭亡。英国人似乎不喜欢这个当年的殖民地和后来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的国家。

影片中有一些经典台词,值得细细品味。影片讲到极权者为了上台,用阴谋手段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亡,他们以活人为牺牲品研制病毒,然后将这些病毒投放到了一所小学、一所水厂和一个地铁站。巨大的恐慌造成了人们对强权政治的依赖,极权者成功地改变了选举走向,当选为国家的元首,同时极权者团伙控制的医药公司也赚取了大量财富。上台后,极权者残酷地镇压抗议者、迫害同性恋者、穆斯林等“少数人”、监视监听人们、用虚假的电视节目欺骗人们。人们失去了自由,生活在恐惧之中。影片并由此提出:“制造恐惧,是政府的终极武器。”

“人民不应该害怕政府,政府应该害怕它的人民。”以及“就算政府拥有的武力统治不让人民发言,自由的言论仍然充满着强大的力量。”是影片由此提出的所谓“无政府主义”的口号。政府本是民选出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但是,政府权力很容易腐化,将少数个人利益凌驾在大众的利益之上。如何让政府在人民的监督之下,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是当代民主社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艺术家籍谎言道出真相,政治家用谎言掩盖真相。”也是影片借演员之口,让观众听到的一个观念。这种提法,让我想到近来闲读中,看到作家就是从虚构的故事来揭示社会和生活真相的说法,或许就是《V字仇杀队》作者、编剧和导演们想表达的初衷。

电影中,我深为欣赏的一段话是:“我们的尊严可能不值钱,但它却是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东西。它是我们最后一寸领地,但在那一寸领地裹,我们是自由的。”是的,个人的尊严在庞大的国家机器和世俗的滚滚红尘之前,的确渺小得“不值钱”。但是,尊严却是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东西。”在那里,我们是自由的。这不仅是西方的价值,也是中国例来所讲的“士大夫”的风骨,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而作为男主角的”V“,是基督山伯爵的崇拜者,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复仇。仇恨,就像魔鬼一样,他的暴力和杀戮,也使得他变成了魔鬼。以暴制暴,是影片宣扬的观点。但是,美国马丁路德金和平的民权运动,也可以赢得黑人的权力。而印度坚持非暴力的甘地说的那句话:“手段的不纯洁必然导致目标的不纯洁。”是否也包含着真理?

英国今天拥有的皇室和立宪政体,恰恰在于它表现了与“火药阴谋案”相反的道路。因此,似乎冥冥中注定,”V“必须死亡。因为他以暴力攫取审判者的地位,他的仇恨妨害了理智。在公平、正义和自由的新世界的建立过程中,他没有位置。他的仇恨被罪恶的旧世界塑造,他也只能随着罪恶的旧世界一起消亡。

“盖伊·福克斯”面具(Guy Fawkes mask)

最后,借着“V”的那张“盖伊·福克斯”面具(Guy Fawkes mask),影片讲出:“面具之下不止是肉体,而是理念。肉体可以被子弹杀死,但理念永恒不灭,也无畏无惧。”自《V字仇杀队》电影推出之后,有着八字胡及尖胡须风格的“盖伊·福克斯”面具,便在国际间被多个表达抗议的团体所广泛使用。这种风格的面具不仅为个人隐藏了身份及保护脸部,还展现了他们对共有目标理想的承诺。似乎有个印象,该面具也在美国和香港的抗议者中出现过,只是当时不知道那张面具的来历和故事。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有争议的影片,各人的理解和争议或许各有道理,没有必要对此下一个什么定论。但是,我们可以在艺术中去感受和理解它,并且在生活中去思考它。

*影片名字《V for Vendetta》原意为“V表示复仇”。台湾译作《V怪客》,香港译作《V煞》。英文Vendetta意为:被谋杀者的家人向凶手或凶手的家人报仇的血仇。


看《V字仇杀队》电影 ,习作数首“经济”的一行诗如下:

一、

夏雨过后 每一滴雨水的晶莹 都是上帝的爱

二、

如果没有夏季的蝴蝶飞舞 就不值得发动革命

三、

即使没有面具 子弹也打不穿理念的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