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加拿大游——蒙特利尔 (现代篇)

蒙市街头

出了兰州拉面馆,信步往回走,又见到来时牌楼下的石狮子。汉白玉的大狮子看来威武,只是身下有一些脏污,腿上和脚上残留者红色涂料,看来当地政府或是华人团体对石狮子的保护还是不够。

左手边横着一条街,人多也热闹,走着走着,跟来时的路就不一样了。不知不觉就走上一条现代化街道。

下棋休闲

街道两面是新式的高层建筑,下面是各种名牌品牌的商店,当然还有美式快餐麦当劳和肯德基。街面宽阔,路边有供游人休息的长椅和石凳。街道中间有几顶红色的大阳伞,即使在阴天,仍然格外引人注目。

地上铺着大大的黑白棋盘,棋盘上摆着一些巨大的黑白棋子,那不是国际象棋的车、马、炮、王、后吗?象棋下到街道上来了。两边是下棋的主儿,旁边是观棋不语的君子们。好一个悠闲之处!这景象只有在北京的公园里,武汉的街头巷尾,或是纽约法拉盛街头昏暗的街灯下才有。

这段街面上摆开有两三副棋盘。我是一个不入流的国际象棋自学者,大概知道棋子的基本走法。不禁很感兴趣,走上前去观战。

迎面的一场棋,左边是一个穿一身黑衣带一顶黑帽子的老者,右边是一个身着摩登,足蹬一双高腰黑色高跟皮靴的中年女士。黑衣老者站在棋盘外面沉思,摩登女郎站在棋盘中,左顾右盼,来回搬动着棋子——拱卒吃兵,上相吃马,横车吃炮,将军(check)。

看他们的水平似乎也不是专业棋手或者高人,不禁跃跃欲试,想上去过一把这种街头大棋子的瘾。不过,他们走得太慢,我等得有些着急,因为时间有限,还要赶着看看其它的风景,我不得不流连不舍离开了街头的棋摊。回头一看,那个摩登女郎又吃掉黑衣老者的一个兵。

多功能艺术馆

棋摊的右手边,是一个剧场,上面法文是“Théâtre Maisonneuve”,用手机翻译一下,是梅松纳夫剧院。剧院的名字是用来纪念蒙特利尔的创始人保罗·德·乔梅代·德·梅松讷夫 (Paul Chomedey de Maisonneuve)。没有想到,在这里看到了蒙特利尔的历史。

1642 年,法国人在蒙特利尔岛南岸建立一个殖民地,当时叫做维尔-玛丽,并在那里修建了一座教堂和一个小定居点。梅松讷夫是蒙特利尔的第一任总督,因而被当作蒙特利尔市的创始人。

进去一看,正好赶上一场电影或者戏剧的散场,一群人流对面涌来。多半是一些年轻人,他们是这个城市的活力和未来。实际上,这是一个多功能的艺术馆,大门可以随便进出,一进门就感到现代艺术,地面不仅有不锈钢雕塑群,天花板也是金属板条的曲线组合,墙面还有五颜六色现代图形灯光展示。除了剧场外,还有餐饮服务。

这是蒙特利尔的另一面,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到城市的跳动的脉搏,脉搏里涌动着现代化的生机勃勃。

现代艺术

其实,蒙特利尔的现代感,还表现在其它方面。

比如街头可以看到一些艺术家为游人作画,那是一些抓住游客特点又比较夸张的脸谱画。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从头到尾地欣赏艺术家们是如何创作出他们的作品,评判一下画得是否传神。然后,决定是否坐下来让他们画上一幅。

又比如,一些抽象和具象之间的造型。

这一个作品以曲线和圆形为主,虽然曲线可以联系到水的波纹,也可以用来描述人体的线条,我仍然看不懂其中的意思。

这一个很明显是一双交叉的手,可是,为什么手指上面出现许多斑斑点点?

至于这些圆环和球体们,就让游客自由发挥想象吧!

又或者是故事里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动物造型。

比如说,这个造型让我想起《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和大人国的故事。说起故事的作者,斯威夫特,他的名字不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响亮。但是,如果在孩子们中做个小调查,看看他们是否知道“小人国和大人国”、“哈姆雷特”、“大卫·科波菲尔”,就会发现,在孩子中间,斯威夫特创造的想象世界,远比另外两位大师创造的想象世界更为著名。

有表现自然人裸露一览无余的铜雕,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让他站在一把椅子上?

也有表现抽象人体的外星人或者AI机器人的战神。

当然,也有一些不那么抽象的艺术品,如看坐着休息和看报纸的大猩猩。

当游客在街头游逛,这些艺术品或多或少会撞击到他们心灵的某个地方,让他们驻足,思索,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也是蒙特利尔特有的法兰西美丽浪漫。


05/04-05/2024 记于蒙特利尔途中

10/17/2024 修改于瓦蓝湖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