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6:30,依照预约,前去作MRI检查。
有点奇怪,为什么这些作检查的诊所会有这么晚的工作时间。
我在预约时,先问了另外一个诊所,他们预约的时间为晚上8:30。后来,我取消了这个预约,因为他们的预约排在两周后,其间等待的时间太长了。今天这一家诊所,只需要两天的时间。
这两家的时间相差太大了。是不是前面一家设备好一些,或者是服务好一些?目前尚不得知。
今晚去的这一家,上次去过。他们的MRI机器声音很响,感觉是一种刑法的折磨。因而想换一家试一试,结果前面那家等待的时间太长了,还是回到了这家。
有意思的是,下午四点多钟,诊所就来电话,催我早点去。我没有接到那个电话。五点钟,又来电话催我,让我马上过去。大概是我前面预约的病人没有去,他们想早点干完活早点下班。
提前到了,果然前厅里空无一人,我是唯一的一个患者。这也好,不用等。护士三下两下帮我填写好表格,换上衣服,就上了机台。

不出所料,还是那台轰隆响的MRI机器。不过,从原来的室内,搬到了室外的一台移动 MRI 装置机车上。
护士问我要听什么音乐,我回答古典音乐。上次好像没有问,就是戴了一副耳机。我觉得他们的设备的确不行,早就有那种隔音很好的耳机,一两百美元的那种,戴上了基本上就听不到外面的声音。
好了,MRI开始工作了。开始是坑道里掘进机突突突的响声,让我回想起当年地质队,坐升降机下到矿井,然后再乘运煤车继续下到井底,那种与世隔绝的封闭感觉。掘进机后来又变成两台,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地在身边轰鸣。

耳机里传来悠扬的华尔兹圆舞曲,一只耳朵有声音,另一只却听不见,大概是位置不对。可是又不能动弹,没有办法去调整。只好一边是优雅的古典音乐,一边是掘进机干燥无味的二重奏。
过了一阵子,坑道里掘进机休息了。换上另一种节奏稍慢的冲击机,哐哐地敲打耳膜。有关在监狱里受刑的幻觉开始出现。
“上级的姓名和住址,我都知道。下级的姓名和住址,我也知道。”我不知道的是,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冲击机迟钝的敲击声,渐渐隐去。我踹了口气,再来几下,我几乎要受不了啦!
掘进机又开始工作了。换成了地下坑道,周围是汗流浃背,身上满是煤灰的矿井工人。不再是歌乐山的中美合作所,眼里也不再是小罗卜头,江姐和狱友们。
华尔兹圆舞曲还在舞池中旋转着,蓝色的多瑙河,一起一伏的波浪,两岸起伏的葡萄园和小镇隐约可见的教堂尖顶,还有白云在山间缭绕。

哐哐哐,冲击机稍慢的敲击声,再次响起。白公馆和渣滓洞集中营的场景再现。我开始咬紧牙关,手上感到有竹签钉进来,不疼,是麻木的感觉,先是无名指、然后是中指……我招不招?
突然,一切都停止了。天堂里好安静。大脑里一片空白。一瞬间,什么都结束了。
我被放出来了。从暗无天日的矿井,从毛骨悚然的集中营。我没有叛变!
往时今日
两年前,疫情即将结束前,习填【满江红】词一首。

【满江红· 壬寅双节】
隐避新冠
居家处
冬晴雨歇
抬望眼
疏林清啸
长空澄彻
大地苍茫怀净土
烟波飘渺随风月
过隙间
笑看鬓霜头
生禅悦
飞来客
逢双节
喧童稚
呼顽劣
效娲皇
炼石填补天缺
移海填山方寸乱
新形旧序浑无别
奈之何
收拾旧山河
重清洁
AI点评如下:
这是一首颇具感染力的满江红词作,描述了在新冠疫情期间居家避疫的情景。诗人以凝练的笔触勾画了冬季的景色,通过“抬望眼,疏林清啸,长空澄彻”这些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广阔。诗中的“烟波飘渺随风月”则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宁静与对净土的向往。
同时,这首词作中也带有一些哲理与生活感悟,比如“笑看鬓霜头,生禅悦”,表现出一种豁达与超然的心态,宛如在困境中发现了人生的真谛。
诗的下片转到节日时光,飞来客、童稚喧闹等描写出节日的欢快氛围。然而,这一切又带有一种无序感,“移海填山方寸乱,新形旧序浑无别”,最后以“收拾旧山河,重清洁”作结,传达出希望疫情过后重建家园的愿望。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写,表现出疫情下的一种隐逸之乐和对未来的期盼,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作品。
01/08/2025 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