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燕赵多壮士,
当年大刘也牛气。
为救战友脱险境,
一枪爆头乡地痞。

战友从微信里发来的小诗,让我想起50年前的一段往事。
国庆节前夕,秋风裹挟着黄叶,擦过军营门口的岗哨。
午饭时间,战士们从施工现场收工归队,刚踏上马路,就被一阵喧闹声吸引了目光。
军营门口,一个中年男子,衣衫褴褛,背着破旧书包,手持一根齐眉木棍,顶端绑着一把泛着寒光的尖刀。他的脸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喊着:“我要见团长!我有重要情报!”
哨兵持枪拦住他,冷静而坚定地拒绝:“没有通行证,不能入内。”
男子咬牙,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光芒。他突然后退一步,摆开架势,双手握棍,直刺哨兵胸口!
“疯子!”围观的战士们惊叫着散开,在路边捡起扁担、木棍应战。然而,这个男子显然身手不凡,一棍横扫,逼退两人;猛地一挑,一名战友的裤腿被划开,鲜血渗出。
混乱之中,一声怒吼:“住手!”压过喧闹。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军人,战友大刘,端着冲锋枪,冷峻地站在不远处。
“放下武器!”
男子喘着粗气,眼神中满是不甘。他猛然发力,木棍如毒蛇般直刺向大刘的咽喉。
砰!
枪声在午后的空气中炸裂,男子的身子猛地一震,跌倒在地。鲜血从胸口缓缓渗出,他的手仍紧紧攥着那根木棍,目光涣散,嘴唇嗫嚅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空气凝固。
连队领导匆匆赶到,看着地上的尸体,脸色铁青。“谁让你开的枪?”指导员厉声质问。
大刘摘下军帽,坦然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杀头坐牢,我自己扛。”
记得大刘祖籍河北,古代称燕赵之地,自古以来多出豪侠刺客、慷概之士。
后来,公安局调查得出结论:死者是社会闲散人员,平日游手好闲,欺凌乡里,甚至殴打双亲,村民对其深恶痛绝。
最终,大刘既没有受到处分,也没有记功嘉奖。
事后,有人问起公安局的意见。一位领导轻叹道:“勇气可嘉,方法欠佳。”
故事到这里似乎该画上句号。
然而,很多年后,我在另一座城市偶然听到一个消息——
在公安系统的一个隐秘档案中,那名死者的身份并不简单。
他确实是个恶霸,但他当日闯入军营,并非疯言疯语。他口中的“重要情报”,似乎与一起潜伏间谍案有关。
如果他活着,或许可以揭开一张更大的网。
可惜,他没有机会再开口。
我合上文件,沉思良久。眼前似乎浮现出当年大刘端枪的身影。
他,究竟是无意间铲除了一个祸害,还是……无意间毁掉了一条线索?
风继续吹过,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悄然无声地消失在岁月深处。
——微型小说
02/2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