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星期的到来。上午有雨,未能出门,所以早上的散步锻炼暂停。似乎多出一段时间来,于是将昨天没有编玩的故事,继续讲下去。

原本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讲故事,这样比较还讲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写着写着觉得可以改换成第三人称视角,可从不同的视角从外部观察。这样一来,结构的平铺直叙,也可以变成分段式跳跃。由独唱变成多声道的小合唱,通过多重视角的共鸣增加故事的可读性和主题的深化。
结尾时,原来考虑采用奥·亨利的出乎意外的短促结尾。后来写着写着就产生了一种惯性思维,用所谓的正能量来结尾,相信有些人会喜欢这样的结尾。可是有点违背初衷,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好在这是初稿,抛砖引玉,先放到群里看看大家的反应。
写作(瞎编)当中,还有一些细节事先想到了,写的过程中忘掉了。记得的还有:
- 太座:画作可以成为情感的象征。最近在画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可能是曾经一起旅行过的某个场景,或者是家的花园。主人公“死亡”后,太座可能会继续完成这幅画,象征着她在悲伤中逐渐找到生活的意义。而在主人公“醒来”后,他可以看到这幅完成的画,感受到太座对他的爱与怀念。另外,太座在主人公“死亡”后,可以有一段独处的场景。比如,她一个人坐在厨房里,手里拿着主人公最爱用的茶杯,眼泪无声地流下来。但当她听到女儿的声音时,又迅速擦干眼泪,换上平静的表情。
- 女儿:可以回忆起童年时与父亲的一些温馨瞬间。比如,父亲教她骑自行车时摔倒了,却笑着鼓励她再试一次;或者是父亲在她第一次失恋时,默默陪她吃了一整盒冰淇淋;或者是两个人躺在学校的大草坪上,数着天上的星星,辨别星座。
- 主人公:回忆起自己生前列过的一份“未完成清单”,比如带太座去欧洲旅行、学会弹吉他、写一本回忆录等。这些未完成的计划让他感到遗憾,但也让他意识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完成多少事,而在于珍惜当下的每一刻。主人公“醒来”后,可以有一些温馨的细节。比如,他发现太座已经为他准备好了早餐,桌上还放着他最爱吃的煎蛋。女儿也打来电话,说周末要带孙子来看他。
- 阎王:手里的“生死簿”上,不仅有主人公的生平记录,还有一些搞笑的批注:“此人一生最爱省钱,连死后都在算账。”“曾因太座不让买保险,偷偷买了,结果还真用上了。”
等等一些。可惜,在写的过程中,没有写进去。有点像我小学时写作文,同样的一篇作文,草稿写好了,在誊写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变化,新的想法又掩盖了刚刚的过去,也不知道这样好还是不好。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编个故事而已。
03/10/2025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