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蓝梦隐深秋暮 流云浪漫醉紙鳶

偶读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纳兰的词,都很美。我很喜欢。这首词难得的是在豪放中兼有婉约。尤其是末句“深山夕照深秋雨”以空间之深(深山)→ 时间之深(夕照)→ 情感之深(秋雨)这种三重“深”字叠加,感人之深。难得的佳句。

有感,依韵做《蝶恋花·观世变》

天下兴亡无定据
战鼓声催
号角频来去
边塞烽烟悲豆煮
西风渐紧黄金缕

环宇幽怨莺乱语
戍垒金戈
欲断丝绸路
旧日情深深几许
瓦蓝梦隐深秋暮

意图表现具词作的古风意蕴,又融入了当下世事变迁的感慨。纳兰性德的原词以边塞为背景,抒发离愁别绪与家国之思,我则进一步,将目光投向天下兴亡的宏大命题,自以为颇有几分历史兴衰的喟叹。

上阕开篇即点明主题,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无常和必然。三国演义开篇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鼓声催,号角频来去”以音响渲染战争的紧张氛围,颇似纳兰词中“今古河山无定据”的况味,而“边塞烽烟悲豆煮,西风渐紧黄金缕”则以景写情。

俄乌本是同根生,古罗斯是当今俄乌两个国家的祖先所在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同样是上帝的子民。今天看来,他们之间的战争正在偃旗息鼓之中。

下阕转入“环宇幽怨莺乱语”,以莺声乱鸣喻世事纷扰,尤其特朗普新政,百姓幽怨之情溢于言表。“戍垒金戈,欲断丝绸路”,盛气凌人之下,加以贸易上的关税壁垒,使得丝绸之路的断裂,既是现实的描绘,也象征着文明交流的中断。

最后“旧日情深深几许,瓦蓝梦隐深秋暮”则暗喻当年中美经历蜜月期,中国得以今日强盛。但是往日两国旧情,共享共荣之美好愿景,何日再现?瓦蓝梦隐——梦境并非骤然破碎,而是渐渐隐去,既表达了旧日情谊的衰微,也留下了一丝余韵,仿佛仍存一线希望,却又不可捉摸。

从边塞烽烟到丝绸路断,再到深秋梦隐,情感由激昂转为沉郁,在边塞鼓角相闻的苍凉中隐现些许婉约,意在纳兰词的清婉之风。

原玉:《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往时今日

三年前,习作新诗《放风筝》。

春日的蓝天写满了诗意
和流云浪漫的憧憬

竹馬青梅在三月的草地上奔跑
追逐杨柳的婀娜和蝴蝶的翩跹

微风轻吹 我的形象思维
在思维形象里飘升

手持人生一缕游丝
我在古诗词里放飞
那只醉了的紙鳶


03/16/2025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