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春雨一湖景 前度刘郎今又来

早起,天雨,不得外出晨练。偷得天公一晨闲,坐在后院闲读李清照诗词。读到她的一首小词【忆少年】如下:

疏疏整整,斜斜淡淡,盈盈脉脉。
徒怜暗香句,笑梨花颜色。

羁马萧萧行又急。
空回首,水寒沙白。
天涯倦牢落,忍一声羌笛。

以前没有学过这个词牌,于是习作一首【忆少年·咏春】。并试着在每句中嵌一个“春”字。“每句嵌字”的方式虽有趣,但需注意避免因形式束缚导致语言生硬。好玩,又不好玩。

一朝春雨
一湖春景
一襟春绪
霜华染春色
赋情争春语

但見春來春又去
忆往昔、咏春詩句
刘郎叹春短
系春春不住

词中“刘郎”典故出自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及后来的“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彼“刘郎”是刘禹锡自称,通过桃花的开落表达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喟叹。后人常用“刘郎看花”隐喻人生起伏与春光短暂。如南宋朱敦儒《减字木兰花》中的“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

另外,还暗含一层意思,既是指的作者,此“刘郎”。

自评如下:

一朝春雨:春天的起始,春雨一来,万物苏醒。开头自然清新。点出时间,早晨。

一湖春景:延续首句,加入空间描写,我的住地瓦蓝湖,道出地点。湖水泛春意,视觉清朗。贴合“春”的自然意象。

一襟春绪:把春意由自然过渡到“人”的情感。“一襟”含情,诗意柔美。这个“绪”字很有绵长意味,令人想到旧梦重温(忆少年)。

霜华染春色:用“霜华”点出时光悄悄侵染青春,带出春色中有衰老的影子。霜华就是指我鬓发花白容颜衰老,但是,仍然被雨中春色感染。暗托词中人物。春与霜交织,情绪上增加了一层忧伤的张力。

赋情争春语:情感进一步升温。“争春语”可以理解为群芳争艳,也可理解为人争青春。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句中化出。

但見春來春又去:中心句。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形成情绪转折。“但见”表示,似乎一切尽在眼前,却不可握。似乎周而复始,实则时光一去不复返。引出下句。

忆往昔、咏春詩句:回顾青春的诗意年华,遥应词牌《忆少年》,有自我照应之美。“咏春诗句”亦可作怀旧之意。

刘郎叹春短:自认为典故巧妙!“刘郎”指刘禹锡,亦暗含作者自己,含蓄又雅致。体现词人自况,读者会心一笑,然后又心头一紧。

系春春不住:结尾收得极好,自认为!“系”字生动,青春如风筝欲留难留。与整首“春”意相互照映,情感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或许,收尾有些突然?

少年如春,美则美矣,终归留不住!徒留“忆”矣。


往时今日

三年前今日,偶然兴起,习作新诗【儿时的小巷】一首。

记忆中的那条小巷
没有油纸伞和丁香花
也没有寂寥的雨
却有你童年的芬芳

小巷没有深秋雨伞的叹息
却有着春日槐花清香的四溢
巷路脚印上没有惆怅和彷徨
只有歌声将队列排满银铃

我的小巷没有传奇的色彩
只有朝阳在渲染少男少女的童心
你的小巷不甘寂寞和冷清
石板地上总是欢声飘洒笑语轻盈

悠长的巷子底终结了自然分手
邻近的巷子口期待着不期而遇
那时候小巷的时间总是很漫长
脚步娓娓道来的节奏你我都懂

岁月深幽给小巷印上落叶的斑驳
青丝疲倦了卷起满墙爬藤的花白
低下头在火炉边打盹的青春
用皱纹在墙上刻下年少的懵懂

槐花呢喃过一阵小巷的细语
那是老槐在冥思童年的稚趣
小巷 可能已经忘记了我
可我 却没有忘记你


‎04/‎08/‎2025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