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又是周五。清晨散步,半月当空,阴历应该是六月二十左右了。七月将尽,疫情未尽。
一周病例愈十万 病毒变种渐猖狂

拜登上台后,大力推行疫苗接种,开始时势头良好。可是到6、7月却遇到阻力,部分美国民众,出于各种理由,拒绝接种,即使有奖励也难以推动疫苗接种,一时疫苗施打的推行碰上瓶颈。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数据显示,全美仅49.2%的人口完成疫苗接种,远低于群体免疫所需的标准.
近来,尽管越来越多各地政府和公司企业开始要求政府或者公务人员以及医务人员强制接种,但似乎收效甚微。加州和纽约东西岸的疫情晴雨表表示确诊案例重新一路走高,不少接种疫苗的民众越看越气。在许多民众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放松防疫措施,许多公共场所已经不再要求民众戴口罩。
不知不觉中,疫情又恢复到高潮。仅以我们佛罗里达为例,从7月开始的第一周2万病例,一路上升。第三周已经过了7万,平均每天1万,上周竟然突破11万人的高峰。
昨日(07/29)佛州新增病例17,589,死亡人数59。近7日的平均病例达到14,209,平均死亡人数40人。政府对此不及时公告提醒公众,大家在浑浑噩噩中感染。

此外,各种变种病毒开始传入美国,并且开始迅速感染民众。纽约州立大学雅各医学与生物医学院教授指出,Delta变种病毒在今年6月初时,约占美国染疫案例10%而已,但到7月中旬比率已提高到逾80%。
据英国卫生官员报道,最早在哥伦比亚发现的病毒变种(B.1.621),由于哥伦比亚与佛州迈阿密之间旅游频繁,估计将在佛州南部将出现哥伦比亚变种病毒案例增加的情况。
七月以来,政府措施放松,民众警惕减低,疫苗施打缓慢,病毒变种入侵,各种迹象表示,病毒已经由成人开始转向儿童。国庆后,病毒开始反扑,大众还沉浸在节日后的快乐中,此情堪忧。
美国在东京奥运会频频夺金牌之时,世界卫生组织(WHO)28日宣布,全美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再次激增,达到全球第一。截至25日连续七天添加50万例感染,和前一周相比成长幅度高达131%。
富丽奢华巴洛克 人生如戏在舞台
继续在欧洲大地上游荡。十四世纪,欧洲走过近千年的中世纪黑暗后,迎来了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历史演进到了十七世纪——巴洛克(baroque)时期。神州大陆与欧洲文艺复兴相并行的时期,是中国元末明初。欧洲巴洛克时期正是大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
巴洛克这个名词原来的意思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对照鲜明。相形之下,后者则显得较为平实而和谐。在我的心目中,巴洛克主要是一种建筑风格。总的感觉是庄严高贵、富丽堂皇、气势雄伟、生气勃勃,甚至浮夸装饰,以法国的凡尔赛宫为其艺术巅峰。

其实,巴洛克时期的艺术表现在各个方面,如绘画有路易十四风格,即“王室官方风格”,描绘极其繁华奢靡的生活;音乐方面有意大利的歌剧诞生;舞台戏剧由横跨了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的莎士比亚发展的巅峰。
这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后的人性自我中心的极大夸张时期。在观念上,巴洛克时期的口头禅是:人生如戏。还有”把握今天,不要忘记你将会死亡“。
这一观点被莎翁的戏剧《皆大欢喜》表达为: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着好几种角色。在戏剧《马克白》表示为“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高谈阔步的可怜演员,无声无息地悄然退下;这只是一个傻子说的故事,说得慷慨激昂,却无意义。”尤其是那著名的一句“存在或不存在(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问题所在。”(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
在哲学上,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继续并存发展,而且两者之中充满了强烈的冲突。唯心主义哲学家莱布尼兹指出:物质与精神不同的地方在于物质可以不断被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但灵魂却连分割成一半也不可能。这是希腊早期哲学家苏格拉底、帕拉图二元论的继续。
唯物主义哲学家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现象——包括人与动物——都完全是由物质的分子所组成的。就连人类的意识(也就是灵魂)也是由人脑中微小分子的运动而产生的。这是亚里斯多德一元论“研究真实宇宙原因的科学”的发展。
但是,他们都没有令人信服地解决肉体与灵魂之间或者上帝与人的关系。不过,即使400年后的今天,人们始终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有个现代故事,讲到一位无神论的俄罗斯太空人与一位基督徒的美国脑外科医生讨论宗教方面的问题。
— 太空人说:我到过太空许多次,但却从来没有见过上帝或天使。
— 医生答道:我开过很多聪明的脑袋,也没有看过一个思想呀!
没有见过的东西,有可能不存在;但是,没有见过,并不代表不存在。我认为这是人们的认知力(感性)在逻辑上(理性)不能自圆其说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