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一起,使得平常对乌克兰不怎么了解的人,包括我,开始关心起乌克兰来。
说起乌克兰,就不能不提俄罗斯。不过,俄罗斯跟中国是邻国,从大清朝起,中国人就跟这个老毛子战斗不停。再加上前苏联跟中国的关系,国人对俄罗斯多少都有些了解。据我所知,中俄之间,清朝输掉了大片的北方领土。比较大的领土割让有《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清朝唯一的一次胜利,是左宗棠大帅收复新疆,签有《中俄伊犁条约》。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通过目前的这场战争,现在大家都了解了。并且,随着战争的持续,将越来越清楚。我以前连乌克兰在欧洲的具体方位,或者在俄国的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历史了。我对乌克兰的了解是在美国公司工作时,大约是2015年左右,项目组里有个乌克兰人同事。我好奇的跟他打听乌克兰的情况。他说在前苏联,乌克兰的官方语言是俄语,独立后才用乌克兰语。但是,在大学里,课本仍然使用俄语,因为没有乌克兰语的教材。后来看到,从19世纪到俄国革命之前,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大范围乌克兰地区,乌克兰语被所有学校禁用。
最近,恶补了乌克兰的历史,有点儿明白了同属斯拉夫民族的乌、俄、白俄之间的关系。简单的说,唐朝时,在基辅这块地方产生的基辅罗斯,即所谓的古罗斯,是乌、俄、白俄的发源地。现代意义上的乌克兰(西南罗斯),则形成于大清朝时期。而东北罗斯则形成俄罗斯。后来俄罗斯强大了,并吞了乌克兰。

中国的唐朝时期,公元七、八世纪左右,乌克兰现在的土地上居住着东斯拉夫人,后来被北欧蛮族维京人的一支,瓦良格人,以武力征服。在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建立了名为“罗斯”的国家。因首都在现乌克兰的基辅,史称“基辅罗斯”。这是东斯拉夫土地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其统治维持了700多年,于是当地的东斯拉夫人便也逐渐称自己为“罗斯人”了。
这个基辅就是当今俄军久攻不下的基辅。不仅仅如此,从这里衍生出了基辅罗斯文化,是当今三个相邻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所共享的罗斯文化渊源。这三个国家的民族和文化之间否忍关系,可以用“剪不断,理还乱”来形容。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血脉,后来各家自独立发展。有的兄弟发展得好,成了气候;有的运气不好,家散了,或者成了阶下囚,变成了隶属的关系。
但是,别忘了,基辅可是他们的源头哦。颇有些像中国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周朝和秦国都在中国的西部建都并发展。之后,国都却一直东迁,直至今天建都北京。而现代发达的区域也移到东南沿海的城市。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反过来,要开发大西北的落后地区。
中国历史上有人讲,涯山之后无中国。就是说涯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宋朝覆亡。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同样,基辅罗斯也被蒙古人灭了。与中国不同的是,中国在蒙古人统治下建立了一个元朝,之后,在这块土地上又产生了一个大明朝,然后是大清朝。一路改朝换代到今天,民族有融合,但是这一大块版图上,基本维持了政权一统。
而基辅罗斯被蒙古铁蹄给踏碎了,乌克兰这块土地先后被蒙古、波兰、立陶宛等国瓜分。到19世纪,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也就是说,乌克兰(罗斯)建国于唐朝,亡于元朝,中间一直被异族统治和领土瓜分,直到民国才成为一个具有现在领土的独立体加盟共和国。
巧合的是,于中国的1989民运同时,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成立。1990年7月,乌议会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通过独立公投,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乌克兰共和国。

再回过头来仔细看,乌克兰历史上是维京人在公元九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的核心地域,也是近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10世纪前后,东斯拉夫人各部落在今乌克兰地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并建立了古罗斯国家。12至14世纪,古罗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基辅向东北部的弗拉基米尔转移。颇有些像中国自秦以来。重心逐渐东移。然后,进入罗斯历史上的诸公割据时代,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大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小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3个支系。
根据史学史的观点,基辅罗斯被认为是3个现代东斯拉夫人国家(白俄罗斯、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前身。从历史上看,今天的俄乌战争,实际是大俄罗斯人(俄罗斯)和小俄罗斯人(乌克兰)之间的兄弟相残。
真正的乌克兰,要从14世纪算起起。基辅罗斯地区被蒙古人击溃后,乌克兰人开始脱离基辅罗斯而形成为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单一民族。乌克兰,作为一个地理名称正式被提出是在1569年,罗斯西南的一带并入波兰王国以后。历史上,相当于中国明朝中期。
在此后的几百年里,东北罗斯走上了独自统一的道路,由莫斯科大公国统一该地。后来,到了著名的彼得大帝时期,形成俄罗斯沙皇国。这时,中国已经是大清康熙年间。西南罗斯则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统治下形成了现代白俄罗斯和现代乌克兰。具体地说,现代乌克兰民族形成于17至19世纪(中国大清朝),在第聂伯河中游一带,以基辅、波尔塔瓦和切尔尼戈夫为中心。
17世纪,乌克兰人在东正教共同信仰的联合下反对波兰的天主教化运动,进而发动起义。1654年,当东方的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为据点抗清时,西方的乌克兰哥萨克领袖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商请沙皇来统治。自此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与俄罗斯帝国正式合并,开始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盟史。
这段时间,俄罗斯帝国扩张得非常厉害。在东方,不仅从清朝掠夺了大量的中国领土,其间,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和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曾经三次瓜分波兰,使古罗斯旧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全部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她同时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吞并了帝国的附庸克里米亚汗国。到1795年,中国的“康乾盛世”期间,当今的乌克兰地区均在俄罗斯帝国统治之下。之后,沙皇在乌克兰全境推行俄罗斯化政策,竭力推广俄语的使用,并压制出版界与公众活动的乌克兰语。
乌克兰语,源于中世纪基辅罗斯所用的古东斯拉夫语,在斯拉夫语族中,仅次于俄语和波兰语。从语言学家的角度看,以词汇角度为例,与乌克兰语最接近的是白俄罗斯语(有84%共同词汇),而与俄语的共同词汇仅为62%。乌克兰语的音韵、语法以及词汇都跟白俄语和俄语接近,与两者保留一定程度上的互通性。尽管相互理解性极高,但是现在的乌克兰语和俄罗斯语是否是一种语言的分支还尚不明了。这是题外话了。

今天,俄乌战争进入第24天,基辅还在乌克兰手中。乌克兰的历史还在继续写下去。
2022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