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的成长越来越明显了。昨天机场接她回家的路上,听到她嘴里冒出来一句英文“别烦我”(Leave me alone),直译是“让我单独待一下”。肯定是学校里跟小朋友们学来的。说话的语气似乎还比较严肃。这下子还真有点让我吃惊。

早上骑着她的三轮车在外面散步时,也能注意到跟路边的邻居打招呼。以前这种情况,我们非要督促她打招呼,她才勉强小声动动嘴,低着头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现在她会挥手,对着别人说哈罗你好之类的客套话。可以看出她的社交能力在逐渐的培养中,开始有所进步。
上午在我们玩打球的游戏中,她打的球无意中击中了地面上其它东西,她会对我说“对不起。不是故意的。”满脸真诚和认真的样子。知道做错了事,很抱歉,请求别人原谅。如果不是爸爸妈妈教的,很可能也是在学校学的。这些逐渐开始成为她的习惯和行为模式。热情交往,礼貌待人,以及主动认错,这些都是西方社会文明的基本素质。
其实,回想一下,东方社会不是也讲文明礼貌吗,中国近代不是也提倡“五讲四美”吗?为什么回国以后,总会看到一些很不文明的现象呢?其实在美国,华人社区也不尽然,一样可以看到一些不怎么文明的地方。
比如,昨日(6月3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访休士顿,在当地侨胞陪同下,参访中国城惠康超市、华夏中文学校等地,晚间由中国人活动中心在酒店举办欢迎侨宴,场面热闹非凡。热闹的场面中,有个不引人注目的镜头,会场种有一位女士手持“请保持安静”(Please Keep Quiet)的标语穿梭会场,呼吁大家小声交谈。

在华府,我曾经多次参加过这种活动,对这种场面再熟悉不过。通常在宴会中,嘉宾发言时尚有些安静,不久后,在场的大多数人就只管自己的吃喝,大声交谈,根本不管主席台上的人们在讲话还是演出。这种举牌请大家安静的镜头虽然是第一次看见,想必是主持会场的人,或者是有些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挺身干这种维持会场安静的活儿。能够参加跟大使共进晚宴的人,想必都是当地华人社会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出席宴会时,也都是西装革履有模有样的,但是骨子里就差这么一点基本的素养。尽管这些人或者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在美国社会生活多年,仍然是一到这种场合就露怯。
我想,如果让他们出席美国人办的这种档次的宴会,在西方人的氛围中,想必他们也会有所收敛,不敢如此忘形。为什么一回到国人的圈子里,陋习就会复发呢?
我也不想对此做出什么置评,只是观察到这些想象的一些随感而已。看起来,改掉一个积习,真的很难!所以,还是从小开始培养好习惯方为正道。
2022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