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关于薄熙來事件的书,有424页,想今天将其看完,结果只看到300多页。中小学时,会将一本长篇小说一口气看完,有时候会一直看到深夜。记得高中时看《红楼梦》一口气从白天看到夜里,直到天快亮了。现在不那么拼命的看书了,悠着来,不着急。看不完,明天还有时间啊。
原以为这里主要是关于薄熙來的事情,不想是从重庆那个公安局长王立军叛逃美国领事馆讲起。全书一共四个章节,就有一章是讲王立军的。巧的很,王立军的前任文强也是栽倒在市公安局长的位置上,还被判处死刑给枪毙了。
不过,作者有些背离了报告的宗旨。一般来说,一篇调查报告,应该用可信的事实来说话。不应该带有或者参杂个人看法来评论。王立军的行为,可以算得上一个小人物,通过个人奋斗,以别人的鲜血染红头上的顶子,然后跟上层闹翻了,最后叛逃国家,导致身败名裂的下场。由于没有看到他有什么贪腐的案例,就把贪官污吏去掉,叫他酷吏吧!酷吏是一个古代名词,特指靠严刑峻法执行任务的官吏。这种人在任何社会里都有,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又或者是封建制度。这种普遍现象应该归于人类本性中的一种“恶”。而不应该说是某种社会制度造成的。
正如社会上总有违法乱纪的坏人一样,这种“酷吏”或者是“贪官污吏”在共产党中有,国民党中有,民进党中有,民运人士中有,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有,尤其是手中掌握权力的人们。这些人可以看成是一种执行上峰命令的工具,或者把他们叫做打手什么的。用王立军自己的话来讲,只是一条狗。不过,他是一条乱咬主人的狗,一条丧失狗性的狗!
第二章讲薄熙來。说实在话,如果没有王立军的叛逃,说不定薄熙來现在就是政治局常委,或者政法委书记,甚至是党的总书记或者党主席。到时候该章节中所有的一切都会改写。薄熙來的问题是按照刑事案件处理的,但是老百姓有谁会相信这不是个政治事件呢?关于政治的事件,还是留待时间来慢慢回答吧。因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这个政治事件的我们,现在怎么理解刘少奇的被打到和林彪的叛逃呢?还有那些右派们,包括彭德怀元帅,还有四人帮、还有胡耀邦和赵紫阳?

况且,现在当事人还活着,说不定还有开口说话的机会。当然,这种机会是渺茫的,但是,谁又知道呢?也许我们会活着看到这一天呢?
薄谷開來,第三章的主要人物。报告中基本上跟我们在社会上看到和听到的差不多。不过,作者提出了社会上的一种推测,也许整个杀人事件就是一个局,一个上面暗示,王立军导演的一个局。这种推测,由于案件审判的不太透明,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不过,这也只是一个推测而已。我们还是等着时间来解释这一切吧。
其中提到谷開來的父母,他们的故事倒让我很感动。谷開來的父亲是参加抗美援朝打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15军军政委。是一位立过战功的将军。谷開來的母亲在反右时,因为替一位胆敢批评党中央政策的青年知识分子辩解,被打成“右派”。母亲被关押后,党组织要她和丈夫离婚,以保护谷将军的政治前途。谷将军当时是国防科研机构很受重用的领导干部。
当谷将军被迫在前途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时,他选择了家庭,他要妻子不必理会党组织的要求。“我最暸解范承秀(谷開來的母亲),”谷将军写道,“她15岁就入党,从初级党校学习到高级党校毕业,她在战争中出生入死,忠诚坚贞,她早把一切都交给了党。说她‘反党’,是天大的冤枉!如果我和她离婚,那是把她推上绝路。至于我自己,随便组织怎么处置安排吧。”
谷将军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昂贵代价。他被降了职,重要的国防科研项目不许他参加了。
我钦佩谷将军的为人,还有他的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当时很多人都采取了离婚的方式,有的为了对方,有的为了自己。在那样一种特殊的情况下,他们当中许多人这样做并不是贪生怕死,当然也不乏那些意志不坚定者。风云骤变,泥沙俱下,我不在这里评判他们,这对于他们是不公平的。
本以为此书只讲跟本案有关的人物,到此为止就完了。没有想到在第四章,又谈到了更多的人物。明天应该可以看完本书,然后聊聊他们。
2022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