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呼吸到佛罗里达早晨清新的空气了。昨天的雨还在地上留有痕迹,早上却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天边几朵浮云上挂着断断续续的的彩虹,像半个断开的七彩手镯。连着几天在纽约睡到8点多,今天7点起来,还有点不适应了。
昨天的雨,似乎还没有下完。中午时分,又开始下起来。这就是典型的秋雨,跟纽约前两日一样。稀稀拉拉断断续续的,在后院的水面上,不停的渲染,没完没了的秋意。
今天给自己放松一下,看了到纽约前没有看完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胆小鬼》。这是一部与当下许多电视连续剧格调不同的故事。剧名《胆小鬼》源于这群80后的孩子们爱唱的一首90年代后期的歌,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歌。故事则是改编自长篇小说《生吞》,以四位高中生十年的人生变迁为故事主轴,由两起跨时空却高度相似的命案为线索,而展开的一段残酷的青春故事。

能坐下来将电视看完,首先归功于这部连续剧只有16集。相对于那些动不动就30-40集的连续剧,算是连续剧里少有的短剧集了。每每看到那些冗长耗时的连续剧,我都会觉得导演、编剧者和出版人多半是在庸俗地为了赚钱,并以此消磨一些无聊的观众的生命。我宁愿看电影,即使上当受骗,也只不过是2个小时。
其次是故事的叙述在2000年和2010年的十年间不断地来回穿梭,而不是一马平川的的顺时针演绎历史,或者是无厘头的逆时针穿越,从现代莫名其妙的回到过去。当然这种叙述并不新鲜,也可能让有些人看着摸不着头脑。这个年代的中国,对于我是隔着大洋的陌生。
最后,这个故事比较沉重,讲人性中的善良、关爱和软弱、自私以及仇恨、报复、杀戮并存,并非是社会宣传的非黑即白。在情理之间,个人利益和良知之间如何选择,什么是对和错的标准进行探讨,展现了人性中那些光芒与阴翳。从那些破旧的小屋和一般老百姓的平凡日常生活,还原了城市中的底层风景。至少比那些当下流行的公子和小姐古装之爱,现代都市中俊男喜欢灰姑娘,美女爱穷小子,庸俗虚伪的高大上故事要深刻的多。这应该是对当下青春文学范式一个有力的颠覆。

就像我家小丫头,看到在法拉盛图书馆外的垃圾桶外有不应该在那里的垃圾,除了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难道大人不会像她那样把垃圾扔到桶里去吗?她还会问做那些事的人是坏人吗?这种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或者“是”和“不是”来回答,因为人不是非好即坏这么简单容易区分的。当然,我们可以认为她年幼,不谙世事。可是那些成年人呢?
除此以外,让我感到了自己的青葱岁月,也曾经拥有过朦胧、向往和真心。
听说有人抱怨,电视剧中两个真心相爱的人死了,两个间接害死了他们的胆小鬼还活着。他们不但活着,还结婚生子,这让有些人实在意难平。国人中的一些太喜欢喜剧了,总希望圆满结局收尾。他们大概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梁祝”、“红楼梦”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会从古至今、从外到中的那么感人之深。这让我想到电视剧中主人公写的那首短诗,不知道那些孩子似的大人们是否明白:
只有孩子
才会把美好和未来
误解为同一个意思
而我
已经不是孩子了
美好
不再是我的征途
苦难
才是我永恒的旅伴
剧中,作者借着两个男主人公的口,一再朗诵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那首诗《我就没有虚度一生》。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
我就没有虚度一生
如果我能减轻生命的痛苦
或者舒缓疼痛
又或者帮助一只迷途的知更鸟
再次回巢
我就没有虚度一生
也许,破碎的心和痛苦的生命可以解释悲剧的伟大,迷途后知错而返才是人生不虚度的归宿。
作者想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胆小鬼。这话对吗?
原诗:
——Emily Dickinson
If I can stop one heart from breaking,
I shall not live in vain;
If I can ease one life the aching,
Or cool one pain,
Or help one fainting robin
Unto his nest again,
I shall not live in vain.
2022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