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11/11)是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又叫“退伍军人纪念日”或者“老兵节”。

既然关于军人老兵,这个节日当然跟战争有关。美国曾将11月11日定名为“休战日”(Armistice Day),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十一”正式停战。交战各国于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点正式停战。
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这个假日将”充满对为国捐躯者的英雄气概的庄严自豪感和对胜利的感激之情;既是因为它带给我们自由,也是因为它带给我们机会”。并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结束战争的战争”。
然而,事与愿违。美国于1941年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后又有两场不光彩的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直至最近才从阿富汗撤军。似乎为了世界和平而休战不了。美国有些人,总有一个使命感,用枪杆子“促进永久和平”。
既然休战不了,1954年的朝鲜战争期间,时任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法案,索性把“休战日”正式改为“阵亡将士纪念日”。并公告与众:“让我们在这一天深切缅怀所有为捍卫我们的自由传统而在海上、空中和海外英勇奋战的人所付出的牺牲,让我们重新投身于促进永久和平的使命,不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打开电脑一看,深秋金黄色的树丛为背景,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广场上,倒影池之旁边,一座纪念在越南战争期间服役的妇女的雕塑出现在眼前,三名身穿制服的女兵正在照料一名受伤士兵。照片似乎在醒我们,女性在这场战争和其他战争中扮演的角色。
不远处的越战墙,依旧默默无语,墙脚下应该重又堆满了鲜花和旗帜,来这里祭奠的大多是墙上那些名字的后代,他们的子女们或者子孙辈。

相对于韩战纪念群雕,在战争的泥泞中默默跋涉、艰难前行或后撤的美国大兵,只有这几个妇女群雕显示出伟大的母爱和向上的振奋。她们一边在护理抢救战争的创伤,一面向上苍呼唤:主啊!您拯救一下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吧!您为什么不阻止这些人类之间血淋淋的相互厮杀呢?
相比之下,中国似乎没有一个正式的阵亡将士纪念日。现行的“建军节”是以现役军人为主、稍微兼顾一下复原退伍军人。而那些阵亡将士的亡灵,大概要混同于人们清明节的扫墓之中了。至于女性军人,她们早就“男女都一样”,同性了。
不过,古时候的中国,尽管经历了几千年大男子封建主义的天下,却仍然有闪亮发光的女星照耀,如花木兰,甚至弗远弗界地跑到美国迪斯尼。尤其是《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更是不仅激励着历代英雌,也激励着千古英雄。少时每每读到读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就不禁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如今,虽然廉颇老矣,老骥之志尚存。

不过,上述女性军人的叙述,稍有偏颇。记得前些年,风尘仆仆行至雁门关下,迎面一字排开横刀立马的竟是以佘太君坐镇,穆桂英挂帅的杨门女将一家。当年,这些巾帼英雄也曾经用热血保卫过国家的边关。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往时今日
六年前今日,习作《七绝·孟冬有感》一首。那时的马里兰,已是冬天光景了。

11月11日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