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小步谨慎走 坦帕枪展随意行

迟早都会有的这一天,眼看着正在缓步走来。虽然走得很小心,人们心中仍然是按捺不住3年压抑后,那种炙热的岩浆在火山口翻腾滚动意欲一吐为快的感觉。

继中国国务院召开国家卫健委座谈会,调整全国防疫方针,提出新形势新任务以来,各级地方纷纷开始调整既有政策。走得快的有12月日的广州重庆郑州深圳石家庄等地,今天看到湖北省政府的省十条中午已传发各市州政府执行。其中明显地提出“不再开展社会面核酸检测”,“对新检出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原则上可以进行居家隔离”。

上海解封(BBC News)

不过,可以看到是谨慎而行的“小步”走,而不是完全一下子“躺平”。

比如:“严格按照楼栋、单元划定高风险区,高层建筑按楼层上三层、下三层划定,不得扩大范围”。虽然严格划定,还是继续“划定高风险区”。

比如,“不再封控小区,高风险区(楼栋、单元或楼层、户)以外的人员”。可是还是暗含“封控”高风险区以内的人员。

比如,“省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跨区域流动,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是,仍然需要“持健康码绿码通行”。

比如,“各类生产经营场所,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后,还是要持48-72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其他场所凭健康码绿码进入”。

疫情大事,悠悠三载,自然不可一蹴而就。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觉得到,风向在转,在向正常状态转。

虽然,在海外早已基本上恢复常态,但是,仍然真心为家乡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父老乡亲感到高兴。


下午跟邻居们去看我们坦帕地区的枪展(Gun Show)。

坦帕枪展一角

这是第一次看枪展。上次是两年前去过一次,结果因为上午人多,要排很长的车队,于是就不看了。

坦帕地区的枪展不算很大,但是对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足够了。枪展上有些枪支和弹药比平常的网购和商店里卖的都要便宜一些。我看中了几只霰弹枪,价钱和款式都不错。但是想到我真正用到霰弹枪的时候不多,平常也没有地方训练,于是就算了。

卖主对我们翘大拇指。

看枪展的人中,华人的面孔很少。我们三个人在里面到处晃悠,也算是告诉大家,华人对此也有感兴趣的。其中妇女不少,大大地超过华人。她们多是在看那些小巧的手枪,以及那些防身的高压电击枪。

各种女士小手枪

还有一些小孩,在家长的带领下在看枪,男女都有。有些柜台专门展出适合儿童的玩具枪和练习用的真枪。有的孩子拿着展台上的自动步枪照相。我知道有些小孩从小就耳濡目染,热衷射击,对枪支弹药和射击的熟悉甚至超过我。

各式长枪

枪枝、堕胎是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敏感话题,更是每次总统大选的辩论焦点。全国赞成与反对两大阵营再度撕裂,各方据理力争,对立前所未有。

二战期间美军装备:服装、头盔、背包、弹药箱等

通过社群媒体,就“支持或反对拥有枪枝”对南加州的华人进行了近百人的抽样调查,统计显示支持与反对比例几乎对半。有趣的是,大约三成受访者表示,他们反对拥枪,但家里有枪,或近期新购买了枪枝。尤其是南加州近年华人聚居地区治安恶化,财产犯罪频发,不少华人聚居社区不但组成了自己的巡逻队,包括很多太太和女性也加入先生和社区集体练枪行列,各地靶场经常人满为患。

根据维基百科数据,目前全美的枪枝数量高达3亿9330万,相当于人均1.2枝枪,居全球之冠。仅仅就这一个数字来看,禁枪的理想与拥枪的现实有相当距离。

我是属于禁枪派,但是我有拥有枪。看起来矛盾,实则是出于自保的考虑,求得一个安全感。既然禁不了枪,那就拿枪保卫自己。当然我希望永远不会碰到非拿枪自卫不可的那一天。

我看到一个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的数据,有关《枪口下丧命原因分析》。其中他杀30%,自杀60%。这个统计数据让我感到意外。原来美国死于枪口之下的大部分原因是自杀。这当然跟美国的枪支泛滥有关。不过,我倒是很想看看另外一个数据,在美国的自杀人员中,用枪支自杀的人比例是多少?


12月4日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