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难求促恶搞 连花清瘟实无辜

昨日看到国人放羊的调侃种种,今天又读到网间流传的一则恶搞消息。

中国放松新冠管控措施后,“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引起各地民众掀起抢药潮。短期之间,竟然导致部分药品供应不及,一药难求。同时,也导致医院门口排队者大增。部分去医院排队人员,不是因为害怕病情恶化,而是因为现在只有医院才有药。

民众在药店排队买药

听说有一种叫做“连花清瘟”的药品,是石家庄以岭药业在治疗SARS期间研究的一种中成药。该药的主要成份为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棉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一些国人认为,“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的治疗也有效。

解封后,许多地药房退烧、感冒、止咳药被抢购一空,其中就包括“连花清瘟”。导致不少民众纷纷恶搞“连花清瘟系列产品”发泄“买不到药”的心中怨气。

日前网上一张印有“莲花清瘟咖啡”咖啡杯的照片火了。不少网友都发出质疑:“真的有这种咖啡吗?”事后发现,这是一次蹭热点的玩哏。咖啡店主说:“误会了!没有!这就是朋友开的一个玩笑,他自己做了一个贴纸,放在我们店里拍照。辟谣了一个晚上,手机都充了两次电”。

咖啡和奶茶(取材自微博)

于是,像导火索一样,一杯奶茶导致网上连花清瘟的火山爆发,一系列的连花清瘟产品像礼花一样,五彩缤纷地应运而生。从中可见国人的创造力和模仿力果然惊人。

可乐。(取材自微博)
红酒。(取材自微博)
精酿酒(取材自微博)

甚至从饮料发展到……

套套(取材自微博)
罩罩(取材自微博)

若是玩笑倒也罢了,媒体评论指出,这些玩笑可能会传递某种错误信号,导致公众对选药用药产生认知误差。有些不良商家趁此制造一些假冒伪劣的山寨产品。近期市场上出现诸多名称为“连花清温茶”、“莲花清温茶”、“莲花清温膏”、“莲花清温口服液”、“莲花清温植物饮料”以及“莲花清温丸”的商品。以至于石家庄以岭药业发文澄清,称近期市场上出现诸多名称为“连花清瘟”的商品及类似商品均非该公司生产、销售或授权生产、销售。

除了物资短缺的因素以外,民众没有主见,一股脑的跟风蜂拥而上,难道不是另一个原因吗?不知是否被鲁迅先生列为国民劣根性的一种?古往今来,跟风者大有人在,难道我们不可以有点自己的主见和看法,而不是一味的随波逐流吗?


当然,时逢社会变动,原有的社会制度、管理方式以及民众的心态不适应,自然就会出现该时期特有的一些现象。昨天聊到的“喜洋洋”和今天的“连花清瘟”就是一列。

记得少时曾读过一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书。此书同《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和《孽海花》一起,被鲁迅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疫情之后的这些奇葩现象,是否可以看作是当下的一种怪状?

当时看得匆忙,许多故事和情节都忘记了。只记得作者用“九死一生”的化名,描述了晚清中国封建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以及世态人情。模糊中,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讲述清朝的官场。大意是在官场里混,头一件先要学会了“卑污苟贱”,才可以求得着差使。第二要昧着良心,放出那杀人不见血的手段,才弄得着钱。不过,那时尚未入世,体会不深。及至后来又读到《官场现形记》,才发现《怪现状》中的故事,跟《现形记》想比,倒是小巫见大巫了。

《管子·形势》中有句话讲得好: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李世民则有三鉴之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的确是一面镜子,从中不仅看到过去,也映照着今天。而今天,又即将成为历史,映照着明天。为此,特记下今日镜子中的“连花清瘟”。


12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