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财务喜忧兼半 看通膨不知所终

经常听说一般美国人财务状况不甚稳固的统计数字,例如钱没有到手就预先支付消费,依靠信用卡来支付家庭开支,或者没有足够的钱应付紧急情况,花钱使债务不断累积。其实,这都是次要的,钱足够花的人,是不存在这些问题的。当然,收入本来就低,入不敷出的人也不存在这些问题。

只有经济状况正好在中间的人,如果不精打细算,大大咧咧,毫无计划,一不小心就花过了预算。对于这部分人,财务计划比较有用。据财务方面专家分析研究,发现有一些指针可以让人知道自己的财务状况良好毋庸操心。其中有如下几条可供参考:

1.拥有足够应急基金
财务状况良好的一个指针是,拥有至少能支付六个月生活开支的应急基金。据报导,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2个无法在紧急情况下支付400美元。即使有债务或其他财务问题,准备应急基金仍是首要之务;如果还清债务,但没有应急基金,一旦出现意外支出,又会立刻回到负债状态。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目前尚有足够应急基金。

2.没有拖欠贷款
如有拖欠贷款的利率通常会高达7%以上,这对财务情况更是雪上加霜。银行的理财认为,7%刚好是个分界点,它是权衡先偿还债务或投资的简单考量。如果即有债务又打算投资,建议把重点放在积极偿还所有拖欠的贷款,利率低于7%的贷款则可通过支付最低还款额来慢慢偿还。

房屋贷款是我们以前最大的借债,早期的利率曾经达到7%。在退休后,已经还清虽有贷款。没有拖欠的债务,算是一大幸。

3.有整体的支出计划
我们没有这项整体的支出计划,因为每个月支付信用卡是,已经知道每月大约的日常开销。每当有较大的开支,我们会先看看能否在日常或者年度的开销范围内。通常是量力而行,不逾矩。一切均在掌控之内,不知道有没有必要做什么支出计划。

4.良好的信用分数
听人说,信用分数在800分以上的人被认为是拥有优良的信用。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就继续努力。可以通过按时支付所有的款项,以及不滥用信用卡来维持信用评分的良好状态。

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是有借有还,信用良好。这一条,可以算是得不错的。

5.了解退休帐户如何运作
该为退休储蓄投入多少钱?专家建议是,将收入的15%作为一个基准。对于较晚开始储蓄或想提前退休的人来说,这一数额可能需要更高。除了储蓄之外,退休计划还应该了解不同的退休帐户如何运作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包括最大限度地提高存款额和利用公司对401(k)的相对提拨制度,开设IRA和罗斯IRA,增加免税额度。

这些我们在退休前都已经做完了,对我们没有时效了。没有退休的人,应该提早做。

6.社安金之外的退休收入
这是跟上面的一条有关。完全按社安金来过日子,是十分清苦的。因此,退休前,应该尽可能的从其它方面积攒和扩充退休用的基金。具体的方法很多,只要有钱,只要想做,就可以知道怎么做。对那些已经退休或接近退休的人来说,在社安金之外如果有其他收入,代表财务状况比一般美国人更佳。

我们如果只靠社安金,是不可能居住在瓦蓝湖这个社区的。

综上所述,若是以上六条标准,以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我们就是一个能够自食其力,“毋庸操心”会给国家和他人增加负担的一般的美国人。


不过,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日报导,根据最新分析研究,社安金的购买力在通膨因素影响下,从2000年以来已被削弱超过三分之一。退休族家庭2000年时拿100元上超市消费,购买力现在大约等同64元。

非营利老年人权益倡议团体“老年人联盟”研究指出,在2000年之前退休的民众,领取社安金的购买力已经降低36%;这个族群每个月领取福利至少要增加517元,才能维持接近2000年时的生活水平。

虽然社安金领取金额随着生活成本调整而变化,但调整幅度好几年来却一直赶不上物价上涨。依靠社安金支票的固定收入过日子的银发族,经济压力随之增加。最近几年通膨走高,社安金生活成本调整出现1980年初期以来的最大幅度增加,2022年里调升5.9%,2023年则进一步调高8.7%。然而,“老年人联盟”指出,根据劳工统计局数据,许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涨价速度却超过生活成本调整。

举例来说,截至今年2月的过去一年当中,蛋价上涨约110%,面包、看牙诊疗费用在同期之间也分别变贵18%、16%。电费与汽车维修费在这段期间的上涨幅度都在13%左右。

以长期角度来看,从2000年1月到2023年2月之间,社安金生活成本调整增加大约78%,但退休族使用的商品与服务价格在同期之内却上涨超过141%。“老年人联盟”指出,其中涨价幅度最高的包括鸡蛋、处方药品以及燃料用油。

从这个趋势来看,20年后,我们的社安金的购买力将降低30%左右。虽然我们是在2018年退休,目前受到影响较小,但是,如果不幸活到20年之后,我们的前景堪忧。

不过,So far so good !活在当下就好。以后的每一天都是赚的!


05/10/2023 周三

时运性格皆天定 读词品味论人生

看抗战回忆录,不仅篇幅长,且又是艰难岁月,看得压抑低沉。得换换脑子,读点别的什么。于是今天看叶嘉莹先生《清代名家词选讲》,细嚼慢咽《第一章 清初时期》。

据叶先生讲,清朝的词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是词这种文学体式的复兴时代。清之前的元明两代,主要流行的是散曲、杂剧和传奇。大概是时间的关系,叶先生只讲了事实,却没有讲为什么宋词到元明两代消沉了。先留着这个问题,且待下回分解。

想折柳声中,吹来不尽,落花影里,舞去还香。

清初时期,选讲了同时的代几个不同的词人:李雯,在清军入关时,投降了,而且还为多尔衮写了劝史可法投降的檄文。在这次人生的大考试之中,他交了一个不光明的卷子。虽然他在清朝很受重用,可是他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所以三年后就借口运灵柩归葬而回了江南,后来再也没有为清朝服务。

吴伟业,号梅村,有长才。崇祯年间曾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明朝亡后,吴伟业曾经十年不出仕。后来就有人把他推荐给清朝,因为他的父母年老惧怕飞来横祸,所以吴伟业的仕清,实有不得已之情。

另外还提到陈子龙,年少时与李雯、宋徵舆齐名,称“云间三子”。参加了义军抗清,被俘后,投江自尽。

除了降清和抗清词人,还有王夫之,不降不抗。没有投降清朝,一度依附南明桂王。可是他看到这些朝臣如此的败德、淫靡及争权夺利,很是失望,于是退隐到湖南的一个荒山之中。这个荒山叫石船山,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

读词同读诗,先要读人。从人的经历和遭遇,可以了解人的作品。

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问斜阳?

影响人一生的,一半是由于命运,比如,王鼎钧如果不是生长在抗战时期,而是文革时期,那他的一生,将截然不同。这是他的命。

但是,人生的另一半则取决于人的性格。比如,跟王鼎钧同时代的人,同一个村的人,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的人,人生也不尽相同。有的留在大陆,有的流浪台湾,有的参加共军,有的成为国军,有的活下来,有的死于战争。同样,同在明末清初,同一个家乡,同是文才“云间三子”,却有降清抗清之分,或者隐逸山林。

因而,一个诗人或者词人,他们的成就实在是受时代的背景、个人的性格、生活的遭遇,还有他的才情等各种原因所影响。

如果说,李雯和吴伟业的人生是一个悲剧,可以看成命运造成的。他们本来在明朝的日子过得好好的,可是清军来了,改朝换代了。他们命运(生存的大环境)就改变了。可是,在同样的命运中,你怎样去面对、如何反应更是影响人的一生。倘若李雯和吴伟业挺身反抗或者逃往深山,情况就不一样了。

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

不过,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反应不同,才造成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才有我们这个五彩斑斓,泥沙混杂的世界。

当然,我们应该歌颂英雄和赞美伟人,但陈子龙和王夫之等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的是在高压下,各种不得已而苟活着的人,如李雯和吴伟业们。人们要从历史和人性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而不是仅仅因为降清,就将他们一棍子打死。

“人世事,几完缺?”世间之事,哪里又那么完美和理想的?多数人残缺遗憾终其一生。

因此,我们读诗、读词,读文学作品,要把历史跟文学都当做有生命的东西来看,不要只把它们看成是书本上死死板板的文字。

一个人,肉体死了,可以通过生前的言行,包括诗词,将一种品格,一种超然于肉身之外的精神遗留下来。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作诗写词,也可以说是学习在世上如何做人。


往事今日

一年前做小词一首《木蘭花 · 斜陽方照》

一年前习小令一首【靑門引 · 雨後】

附录:

李雯

【风流子·送春】

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问斜阳?见花褪残红,莺捎浓绿,思量往事,尘海茫茫。芳心谢,锦梭停旧织,麝月懒新妆。杜宇数声,觉余惊梦,碧栏三尺,空倚愁肠。

东君抛人易,回头处、犹是昔日池塘。留下长杨紫陌,付与谁行?想折柳声中,吹来不尽,落花影里,舞去还香。难把一樽轻送,多少暄凉。

王夫之

【蝶恋花·衰柳】

为问西风因底怨?百转千回,苦要情丝断。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

阵阵寒鸦飞影乱。总趁斜阳,谁肯还留恋?梦里鹅黄拖锦线,春光难借寒蝉唤。

吴伟业

【贺新郎】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05/09/2023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