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记 (10)完结篇

今天看医生。

其实身体已经恢复了80-90%了。看医生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医生拍X光片子和做一个尾部脊椎骨的核磁共振(MRI)的片子。

预约的时间是10点30。要求10点到,先填一些医生需要的表格。

早到了2分钟。开始填写一厚厚大堆表格。一些是描述自己的病痛,比如通过一张正面、侧面、背面的人体图,指出身体的疼痛部位。这倒是挺符合这个医生的疼痛管理(Pain Management)治疗的特点。然后,描述疼痛到什么程度、时间长短、如何疼痛(平钝、酸麻、尖利、撕裂、放射性)等。

接下来是一些打叉画圈的问题,主要是有关身体各器官的情况,大脑、神经、呼吸器官、内藏,尤其是肝部。这些都是每到一个新诊所必须填写的问题。

有一份文件引起了我的注意,是有关鸦片的协议。大致是患者同意医生使用鸦片类止疼药物。怪不得,前面有些问题是问患者是否“嗑药”,吸食什么类型的药。

像考试卷,又像做作业。厚厚的一大摞表格终于填完了。抬头看钟,10点28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作业,按时完成。

上缴作业后,就是挂号费35美元,自掏腰包。我的医疗保险不包括这些。当然,每月多交医疗保险费,挂号门诊也可以免费。

20分钟后,护士叫我进去,首先第一项是让我称体重,这是体验的例行公事。只是不量身高,倒是让我觉得奇怪。没有身高,光有体重,怎么比较说明身体是否超重——体重指数 BMI(body mass index)。

第二件事,验尿。这也是让我觉得有些奇怪的事情。腰疼腿疼的问题怎么跟尿液有关呢?这些部位的疼痛不是跟骨头、神经或者肌肉有关吗?莫非是测试我是否嗑药,可是没有听说嗑药会导致腰腿疼痛啊?再说,我算就是瘾君子,跟疼痛管理医生有什么关系?是否有些触犯个人医疗隐私PHI(Protected Health Information)?大概我填写的表格中,就已经授权他们这样做了。当然,我是无所谓的。

接下来,就是正常提问,还是有关刚才填写的表格内容。护士看着我上交的“作业本”,基本上是用口头重新询问了一些她认为是重要的问题。在刚才填写的表格中,我有两个地方没有看明白,主要是看不懂那些医学术语,于是在题目前打了两个问号。正好,护士解答了我的疑问。

量完我的血压心跳(正常)后,护士的任务就完成了。于是,静候主治医生闪亮登场。

11点10分,赫克托·卡斯 医生(Hector Cases)出现。比预约时间晚点40分钟。这在我看病的经历中,算是很正常的。似乎永远是患者等医生。事前,我查看过卡斯医生的线上评估。好评多于差评。差评分几种,其中有一个就是患者认为等待的时间太长,有时候会等一个多小时。有些是抱怨前台的服务差劲。

而我关心的则是人们对医生医术的评价。大多数人对医生的态度评价很高,对医术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有个别人对医术的评价很差,说他的手术效果不行,导致其他医生还要重新开刀。虽然这个差评仅有一例,但是,令人警惕。

医生开始问诊,什么时候开始,如何疼痛,有无病史等等。并检查腰部状况,做一些弯腰、曲背、伸展的动作,在腰部触摸痛点。由于目前腰部基本恢复,也不需要做冰冻、烘烤、针灸按摩什么的止疼处理。看样子,医生很轻松,至少我的现状不错。

处方:开了一剂药:甲泼尼龙 methylprednisolone。嘱咐我吃这个药,要把原来布洛芬等药停下来。

另外开一个X光透视和核磁共振(MRI)的检查单。到另外一家专门做这种检查的单位去预约。

两周后,带着检查结果来复诊。具体腰部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1:30 初诊搞定。我的主要目的达到。

来看病时,我认为我可以自己驾驶到医生诊所,领导不放心。回来时,同意让我开车。结果,我的感觉时对的,可以自己开车。回来路上,还顺路到沃尔玛的药房去拿药。

在网上查询的结果是,甲泼尼龙是一种合成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据说,甲泼尼龙与许多不良反应有关,一旦疾病得到控制就需要逐渐减少药物。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感染和皮肤萎缩。

今天早上,根据自身情况,我已经停止家庭医生开的布洛芬等止疼药。这个“甲泼尼龙”,我也不打算吃。国人说,是药三分毒。如果不是疼得忍不住了,还是尽量不要吃药为好。


2/23/23 周四

三大纪律延寿命 八项注意防骨折

终于,可以如以前一般,坐在电脑前,码字随记了。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有一周时间。

看到一篇有关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问题。跟我这次腰疼十分相关。

作者提到,老年人并且隨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会越来越严重,骨折的危险性会越来越大。因此,不太主张测定骨密度,因为老年人测与不测,肯定都存在骨质疏松。

我以为,这个问题就跟衰老一样。到了一定的年龄,哪怕外表看不出来,如现代流行的“冻龄”一词所宣示或者掩饰的那样,实际上仍然是老龄了。虽然每个人的老龄程度有所不一,有的在60-70岁之间,有的在80-90岁之时,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0岁。但是,衰老是避免不了的。就如同我们的出生是不由自主一样,衰老和死亡也自主不了。

既然骨质疏松是早晚的事儿,那么,在衰老这种自然和不可抗拒的现象出现时,人们要以平常心对待。不巧,我家岳父母在晚年时,都经历过骨折这个危害。我自己这次腰疼导致卧床还不起,虽然还没有到医生那里诊断,不知是否跟骨质酥松有关,但是跟骨头的老化肯定脱不了干系。因而,心平气和地顺应自然,接受衰老,比心慌意乱或者不承认事实来说,要理性的多。

当然,我们还要尽量降低骨质疏松导致的可能危害——骨折。

据说,作者以前在医院当过院长,他总结出来唯一秘诀就是:“小心,小心,再小心!”怎么才是“小心”?老院长提出8条具体措施。列出来跟同龄人,以及身体属于老龄的人们分享:

1、绝不要站在椅子或凳子上去取东西,再矮的凳子也不行。

直到现在,我还在爬高上低的取东西,因为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东西,有些就在高高低低的位置。比如,那些不经常用的,或者够得着地方放不下了的东西,就放到高一些的地方。这些地方可能是橱柜和衣柜的高处,甚至是柜子的顶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其实,这涉及到一个认识问题。有没有认识到爬高可能摔倒的严重性?坦白的说,我没有。不过这次的卧床不起,开始让我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在可能摔倒和取物之间,我们怎样取舍?

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的问题,其实是在阻止人们几十年来的一种思维定式——惯性。有幸,这次的腰疼让我开始认识到这一点,但是,是不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呢?这里面又蕴藏着一个大道理,就是古人所说的,除了个人的修身养性以外,还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看来,当个君子很难,当个老君子,就更难!

2、下雪天一定不要独自出门。

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做到。因为,佛罗里达终年无雪。当初搬家的决定,何其幸也!

但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冬季下雪地区的同龄人们,则千万要小心哦。在中国和美国,我都从朋友那里听说,他们的朋友或者亲人,雪夜独自一人回家,各种原因之故,倒在半路甚至家门口,由于无人相伴,结果活活冻死。这些都是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而不是道听途说。

3、 洗澡或如厕时要特别小心,以严防滑到。

这一点,我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浴缸里外都铺设了防滑软垫。洗手池外,甚至做饭的炉头前,也铺垫了防滑软垫。虽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是,尽可能地采取了防滑措施。

4、睡觉前一定要把屋里的杂物收拾干净。

这种提法,是不是担心夜里起来,会看不见杂物而绊倒?我夜里一般不起来,屋里通常也算收拾得干净。因此,这种黑灯瞎火时,绊倒的可能比较小。但是,老院长“小心,小心,再小心!”的提示,一定有其道理。人都有疏忽的时候,而且毕竟收拾杂物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所以,这就涉及到下一条。

5、半夜里起床时,一定要先开灯,再起身。

这倒是真的提醒了我。想想自己有时半夜起床,常常不开灯。一是怕惊醒枕边人,另一个是屋里到处有亮光。这些亮光是安装在每个房间的“夜行灯”。差不多在每个房间墙壁下的插座上,我都安装了一盏小小的夜行灯。白天或者屋里点灯时,这些灯不会亮。天黑或者屋子暗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己亮起来。而且屋里其它的一些电器,如电视、WIFI、电炉、甚至电子钟,夜里都会发光,告诉我在黑暗中相对的方向。因此,夜里常常有关灯行走的时刻。

“小心,小心,再小心!”不仅睡前要把屋里的杂物收拾干净,平常也要如此。我们尽量去做就是了。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再者,起床还是要开灯,以防万一。

6、外出坐公交车,一定要耐心等候,不要去挤。

坐公交车,在我们坦帕的瓦蓝湖地区,基本上不会发生,因为附近没有公交车。倒是在纽约会有坐公交车的时候,而且也确实坐过。当然,这也可以类推到坐地铁等等情况。

在这方面,我有着深刻教训。当年,老岳母年纪大了,还以为能跟以前一样,可以去挤武汉的公交车。结果有一次,不小心被车子摔倒,大腿髋关节部位的股骨颈发生骨折。在医院动手术,换骨头,大伤元气。

几年前回国,出门逛街,跟老同学相聚,也经常坐公交车和地铁。以现在的身体状况,不是不能乘坐,而是上下车,要小心一些。关键是人多时,不要去挤。要知道,“好汉不提当年勇”。

 7、老年人一定要坐着穿裤子。

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坐着穿裤子,比如早上起床穿衣。但是,要记着“一定要坐着”的提醒,即使在非站着不可的情况下,也要格外小心才是。

8、万一跌倒,一定要用手去撑地,宁可让前臂手腕部位骨折,也不要让髋关节部位的股骨颈发生骨折,要丢车保帅。

这个注意事项,比较难以做到。通常人们跌倒,都是不意之间发生。瞬间片刻的短暂中,人们极少有机会去考虑这些,只是下意识地反应,摔到哪里就是哪里。如果事先知道会摔跤,那就不需要用手去撑地,而是先扶墙、找扶手和一切可以支撑之物,以避免摔倒。

这几次出门旅游,领导有两次摔倒的事故发生。一次在下旅游巴士时,一次是下旅馆的楼梯时。如果事前知道,扶着把手,就很可能避免。最近又一次,跌倒在热水池中。平常进入水池时,都是在扶手处顺着池中的楼梯下来,这一次,由于扶手处有人,领导就直接从池子边上下来。没有想到,这一级的跨度超过了腿部能承受的程度。

以我狭隘的经验得出的粗浅教训是,腿脚不便的人,遇到需要上下之处,有扶手尽量利用扶手。没有扶手,要尽量避免上下。毕竟摔倒的危害,大大重于上下的益处。其它的老年人也应该注意。

聊到这里,联想到另外一个注意事项。领导在楼梯上摔倒时,我正好在前面下楼梯。我下意识地转身试图将领导拉住,但是反被带倒在地。所幸,大家没有摔伤的骨头,我只是膝盖上青紫了一块而已。现在想起来,用句当下的流行语,叫做“细思极恐”,万一搞不好,可能会两败俱伤。所以,当我们打算“英雄救美”时,也要考虑是否“量力而行”。

不过,这都是在能够安静坐下来的情况下,从容思考和衡量利弊的问题。而在跌倒的瞬间,一切都是下意识的举动,哪里容得我们有时间思考。


有些时候,危害来自于人们的大意。不知道一些事情存在的潜在危害,比如,绝不要站在椅子或凳子上去取东西。每年我都会登着梯子到大门上挂圣诞花圈,前几年,还在搬着梯子在树上和屋檐上装圣诞灯。当然,邻居和朋友看到都会说,要小心。可是,自己觉得还行,颇有“老当益壮”的感觉。还有些时候,明明知道有些事情有危险,却心存侥幸。没有深思事情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或者存在着赌一把的想法。当然,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发生什么严重后果,于是,就更纵容了赌徒的侥幸心理。

文章后面,老院长还提到,要适当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要在有阳光的时候活动,因为在紫外线照射下,皮肤内的胆固醇会转变成维生素D,对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和成骨细胞活动有利,有延缓骨质疏松的作用。

看到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活动一定要在“适当”的范围。小心不适当的“锻炼”对身体产生的危害。

以我而言,平日里,每天早上散步时,我会做一些腰部的运动,比如弯腰伸手触地,双手高举,全身挺直尽量后挺的伸展运动。当然,我也听说过,老年人不要做这样的动作。连我们邻居看到后,都提醒我,这种动作对老年人不宜。不过,我自认为,我这些动作都处在“适可而止”的地步,绝不勉强过分。我有过前车之鉴,运动过量会伤腰。我曾经在健身房做腰部器械运动和器械上的仰卧起坐,都不同程度地“伤”及腰部。最后,都以腰部酸疼作为警告而停止。

这次腰疼的起因,很可能,是经不住网上一个“每次5分钟”,可以减掉腹部赘肉的诱惑。每次5分钟,翻手靠墙,使劲往后仰伸。没有做几次,腰部就拉伤,疼得走路直不起腰来。虽然疼得只能一跛一瘸的行走,我仍然坚持日常的走路和游泳。这样持续了一个星期左右时间,觉得腰部快要恢复常态,结果洗澡时不小心一扭,终于导致卧床。因此,不适当的一些锻炼和运动,可能导致身体受伤,或者“旧伤”复发。

除了以上“三大纪律”(小心,小心,再小心!)和“八项注意”以外,老院长还有一招——食补,可以增强骨质,延缓衰老。就是平常多吃乳制品、豆制品、海产品,尤其是小虾皮,含钙量高,比药补强太多。

这些行动和食物上的注意要点都很重要,在思想上我们也需要一些“适应”。随着身体的逐渐老龄化,老人要改变过去的作息和活动习惯,改变年轻时养成的思维习惯,要“服老”。

有可能,人活一辈子都有“运气”,不会碰上那些“可能”的“潜在”的后果,那是命好。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那么有运气的。命运这个东西,就是飘忽不定和无法预测。老话说的“生死有命”,年轻时不信,进入老年后,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是有精神的,可以自觉地选择。就像当年的亚当与夏娃,连万能的上帝都控制不了。虽说有“天命”,人毕竟还是可以在天命允许的范围内,决定自己如何生死。“不自由,毋宁死!”这就是老天赋予我们人的自由。


2023年2月22日 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