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裔历史月 前赴后继小石城

今天,进入人类历史公元2023年2月1日。

打开电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小石城九人”(Little Rock Nine)的照片。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这张照片揭开了今年“黑人历史月”(Black History Month)的活动。

“小石城九人”纪念雕像

“小石城九人”是指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发生的一起事件。历史翻回到1957年,有九个黑人中学生进小石城中央中学就读。当地种族隔离支持者以及阿肯色州州长阻止学生进入学校,后来在美国总统干预下,学生才得以进入学校。

在此之前的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在学校中建立种族隔离制度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并呼吁美国的所有学校废除种族隔离。这是继1862年林肯总统公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之后,美国民权运动的又一历史的进步。

最高法院宣布判决后,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 NAACP)试图在南方各州那些白人学校为黑人学生注册。在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中央中学董事会同意按照法院裁决让黑白学生同校,并提出了一个让黑白学生渐进融合的计划,这个计划得到了一致批准,并计划在1957年9月开始实施。

直到这个时候,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中央中学仍然是一所只招收白人学生的学校。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在小石城中央中学为黑人学生注册登记,挑选出了9名黑人学生,这些学生后来被称作“小石城九人”。

图为反对黑人与白人混合同校上学的白人。标语写着“人种混合是共产主义”等等。(WIKI)

但是,一些种族隔离主义者在议会进行抗议,并阻止黑人学生进入学校。1957年9月4日,阿肯色州州长欧瓦尔·福布斯(Orval Faubus)开始部署国民警卫队来支持这些种族隔离主义者。士兵阻止学生进入学校,成了当时美国的头条新闻。

这下事情可就闹大了。州政府支持种族歧视,派州国民警卫队阻止学生进校,公然跟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最高法院对着干。

9月9日,小石城中央中学发表声明谴责州长在学校附近部署士兵的行为。州长不理。

9月12日学校呼吁小石城市民为学生祈祷。总统艾森豪威尔会见了阿肯色州州长试图让他降低事态,并警告他不要违抗最高法院的裁决。州长不听。

怎么办?支持黑人学生的小石城市长致电美国总统,请求派联邦军队进行干预。

9月24日,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一声令下,美国陆军部队第101空降师开往小石城。随后,由101空降师护送黑人学生进入学校。同时,整个阿肯色州国民警卫队10,000多人被联邦接管。这才平息了小石城事件。

美国陆军101空降师伞兵戒备在小石城中央高中外
(《时代》杂志的封面 1957年10月7日)

从美国内战解放黑奴开始,到阿肯色州小石城事件,历时近一百年。种族歧视的制度仍然在美国残存,甚至非要闹到地方政府跟联邦政府动武的地步。由此可见,黑人解放的道路是多么漫长和不容易。

阿肯色是美国南部的一个农业小州,经济长期落后,人称“鸟不拉屎的地方”。由于阿肯色建州之初就是蓄奴州,所以历来政治立场倾向保守。不过,近些年也有些小意外,比如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就曾担任12年阿肯色州州长。

据说,克林顿的妻子,女强人希拉里,基于支持女性主义,以前曾拒绝跟从夫姓。这一点引来阿肯色州民主党人的强烈不满。克林顿担任州长后,为了支持丈夫的仕途前程,才不得不加上夫姓,成为希拉里·克林顿。由此看见,阿肯色的地方守旧势力的影响之大。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中国大陆妇女解放运动走在了民主自由的美国之前。从我们父辈那一代人开始,妻子就可以不跟夫姓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了。不过,当历史往前走时,也会时快时慢,甚至会随回流形成一个漩涡。听说近来大陆在这方面有些回潮,妻子公然可以跟丈夫姓了。例如,可以跟希拉里·克林顿媲美的是薄谷开来。只不过一个是被迫,一个是自愿。是不是很讽刺?

当然,如果把妻子婚后用丈夫的姓这等些须“小事”,硬要联系到妇女解放和男女平权这等伟大事业上来,的确有小题大做和危言耸听之嫌。还是回到“黑人历史月”上来吧。


黑人历史月,现在叫做“非裔美国人历史月”(African-American History Month)。为什么改黑人为非裔,个中缘由大家都知道。

早在“小石城事件”之前,1915年,黑人历史学家伍德森发起成立了“美国黑人生活和历史研究协会”,旨在研究黑人历史、保存黑人文化。时至1926年,该协会举办了“黑人历史周”活动,纪念林肯总统诞辰。继而,全美范围内的学校和社区逐渐响应了这次活动。

半个世纪后的1960年代末,黑人平权运动高涨,历史周的活动在许多学校里逐渐就扩展成了“历史月”。

1976年,时任美国总统福特代表官方承认了黑人历史月,呼吁美国民众借此纪念非裔美国人所做出的被忽略的贡献。

黑人历史月广告(左为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金博士,右为前总统奥巴马)

那么,美国历史上这黑暗的一页,就此翻篇了吗?


2023年2月1日 周三

日月苍茫都不见 伊人宛在水中央

好大的雾!浓浓的像全脂牛奶,那种没有抽脂减肥的牛奶。混沌得连太阳的万道金光也刺不透,更不要说凡人的目光了。就连一衣带水隔岸邻居家的房屋,竟连个朦胧的影子也看不到。

大雾不仅可以隔绝视线,仿佛连路过车辆的声音都被屏蔽了。路上好安静。偶尔,从浓雾笼罩的树林里,传出一阵啄木鸟急促的敲击声,像是难受得憋不住了的急喘和咳嗽。

大雾,像浆糊一样让人迷惘,也像乳汁一样使人单纯。天地苍茫,人若蜉蝣,宛在水中央。

不禁联想到《诗经》中的《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随之,毛公【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句子突然就跳了出来。“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故依韵戏作雾吟。

【浪淘沙·雾吟】

浓雾卷荒烟
罩地笼天
瓦蓝湖畔独凭阑
日月苍茫都不见
知向谁边

伏枥几经年
竹杖吟鞭
望乡空赋有闲篇
洄溯蒹葭游白露
在水之间

不经意之间,2023年的头一个月就这样过去。只觉得时光荏苒,碌碌无为。唯一算赶得上是干了点什么的,就是随笔记录一点白驹过隙的瞬间。

写诗填词,与我本是好玩,一种文字游戏。当然也是一种感觉的表达。此外,现在还要加上一个防止老年痴呆,因为需要学习和动脑筋。

尽管有时候搜肠刮肚,费尽心机,甚至“捻断数根须”,想弄出点与众不同的花样来,不过,正如《圣经》所讲:“太阳底下无新事。”我所学到的东西全部来源于前人的知识积累。整体看来,或许跟他人有所不同,不过诗文的成分,那些词汇、组成词汇的字,以及语法结构,甚至表达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前人那里学来的。

有人说:“原创性只来自上帝。而其余的一切在你之前就都被人用过了,从来如此、仍然如此、将来也是如此。”这句话有道理,但似乎不全对。人类的认识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和拓宽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就不用提了,语言文字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一些旧词老字古代语法已经或者逐渐被淘汰,而一些新字词汇和新的表达方式正不断产生。

远离故土几十年,可以明显地意识到,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颇有些落伍的感觉。这不过才短短的几十年,人类漫长发展史上须臾的一瞬间。


01-31-2023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