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寿延年咖啡茶 命中注定有谁知

上午看到一个报道,提出“多喝咖啡和茶可降低死亡风险吗?”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支持派和反对派各执一词。据说,经常喝咖啡的人可以:

  1. 减少患冠状动脉疾病、中风、糖尿病和肾脏病的风险
  2. 降低罹患帕金森氏症或阿茨海默症的几率
  3. 减少患结肠癌的风险

也有的取折衷看法,认为许多“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咖啡对健康的好处。但是不能多喝,多喝会对身体造成默写不良影响,一般来说,每天以一杯为宜。我就是属于每天喝一杯这一派的。

每天喝茶的好处也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肯定。但如果把喝咖啡和喝茶结合起来呢?好处是否会加倍?这篇报道接着写道:

一项针对英国50万人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试图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每天喝2-4杯茶和1-2杯咖啡的人,相对于那些既不喝茶也不喝咖啡的人,他们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2%。原因是咖啡和茶都有强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如咖啡因、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等,对慢性疾病具有保护作用。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炎症、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endothelial function);这些功能的失常是很多慢性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报道的建议是:

对于那些喜欢早上喝咖啡的人来说,可以考虑晚餐后再来一杯茶。而对于那些喜欢喝茶的人来说,不妨在下午喝杯咖啡来度过午后的低潮期。

以往多年在办公室上班的经历,让我养成了早上喝一杯咖啡的习惯,就像有些人好茶,有些人嗜酒一样。这种习惯造成的生理惯性一直延续到退休后。每天早上都会冲上一杯咖啡,然后坐在电脑前。

其他的时间多半是喝白水,烧开的水或是过滤水和瓶装水。原因是我在美国曾经认识一位老医生,他是太座校友的先生。老医生认为水是最好的药。对此他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过多种论文,并写过一本科普读物。这位老医生的文章曾经获得时任美国科学院长的赞许。他对我说,一个人在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需要喝8杯水,而且是白水,不是咖啡、茶水或者是其它饮料。

此外,有时也会喝一些茶,尤其是新茶。喜欢绿茶中那种清涩的味道,或许是家乡或许是童年的味道。加上太座喜欢喝茶,常常会泡上一小壶,我也会顺便品尝一下。渐渐喝的茶叶品种就多了起来。

大概是来自基因的生性迟钝愚鲁,我对咖啡茶叶之类的兴奋剂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即使晚上喝了咖啡或者茶,照样睡觉打呼噜。不似有些人对此特别敏感,喝了咖啡或者茶,就会睡不着觉。所以,我比较赞同该报道的上述建议,将喝咖啡和喝茶结合起来,因为我平常就是这么做的。

至于,这样做是否“健康”,是否可以“降低死亡风险”,那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我本来可能活到80岁,喝了咖啡茶叶后,真的可以益寿延年几岁;又或许反而折寿,只活到70多岁。这命中注定的事,又有谁知道呢?

又想到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至于喝茶还是喝咖啡,喝多喝少,在我们这个岁数,还是“从心所欲”,随意一点的好。只要“不逾矩”,不要过分到喝得太多就好。就跟喝酒一样,少喝一点,促进大脑兴奋和身体的血液循环,喝多了,就会伤身,搞不好还会送命。


01-16-2023 周一

美丽冻人思浪子 岭南冬季作矫情

自打周五刮起大风以来,温度下降得厉害。到了昨天,据说夜里温度达到30多华氏度。这是这个冬季第二次出现摄氏零度左右的低温,也是佛罗里达州少有的情况,一般来说,佛罗里达的冬天都相对暖和,夜间一般50多华氏度,白天经常是60-70华氏度。温度到了40华氏度在佛罗里达就算是寒冷的温度了,低于40华氏度就是这里少有的严寒气温了。

早上出门较晚,室外虽然是48华氏度,却已经是阳光灿烂了。穿上在马里兰过冬的一件外套在户外散步,大概是风势减弱和太阳高照的缘故吧,身上很暖和。路上行人都将身上裹得严严实实的,那些上身穿着厚衣服,下身只穿一条短裤的“浪子”,似乎已经绝迹。记得年轻时候,曾经冬天里嫌棉衣臃肿不好看,只穿秋衣和毛衣此类“单衣”,被一位年长的阿姨评论为“浪子爱穿单”。不知典出何故?隐约中,总感到阿姨的这个“浪子”评价似有贬义。

冬穿单衣,爱俏爱美,用现在时兴的话讲是“美丽冻人”。不过,在我们年轻的那个年代,很少用浪子来评论一个人。我听过”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是指那些不务正业过着放荡生活的“坏人”。我只不过在寒冷时节,不爱穿那些鼓鼓囊囊的棉衣棉裤而已,不至于就成了那种放荡形骸的“浪子”吧?如果那个年代,有羽绒服,晴纶真空棉这等轻软又暖和的材料做衣服,我至于做个爱穿单的“浪子”吗?

儿时读水浒传,看过一个梁山好汉叫“浪子燕青”。书中说这位燕青浑身刺青,容貌俊秀,通音律,善吹箫,镖箭技术超群,摔跤术天下第一,而且忠义救主。被朝廷招安后,选择急流勇退,独自离去,不知所踪。就像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助其兴越国,灭吴国,功成名就之后,隐姓埋名,遨游于山水之间。据此看来,燕青也算是梁山泊少数善终之人。能做个燕青这般的“浪子”,那倒也不错。

梁山好汉浪子燕青

后来到了美国,下雪天,看到街上尤有美女上穿皮衣貂裘,下着短裙皮靴,半截美腿在风雪中袒露,丰姿绰约,才知道什么才叫“浪”。因为老寒腿的缘故,在佛罗里达,即使夏天室内空调温度也会觉得腿“寒”,所以常年穿长裤。天冷了,我还会套上护膝,以防腿疼。看到那些寒冷中仍然身着短裤的大老爷们,我真是服了他们。想必他们多半不是为了“美丽冻人”,而是身体火气旺,常年习惯于此。比我当年的那个“浪子”更“浪”之。

说起来有些可笑,当年生活在北方,冬天大雪封门,冷到20华氏度以下,也没有觉得冷得不得了。到了南方,北方冬季穿的羽绒服和呢子大衣闲挂衣橱,再也没有穿过,却反到有了寒冷的感觉,莫不是人们常说“矫情”,又抑或是当代流行的说法“凡尔赛”和“装逼”?

其实,冷热与否不完全在于温度的高低,在于感觉。比如汪曾祺在【冬天】一文中写道,“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升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这是一种。

另外一种,比如南方人习惯了炎热和温暖的生活,稍微有些寒凉,就比耐冻的北方人敏感一些。因此,相同的温度对于不同的人,就有了冷热的差别。倘若依此类推,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也便有了不同。


01-15-2023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