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听花落 品葬花吟思人亡

近来发现,互联网上有一个【散文精选】的栏目。严格地说,应该是微信上的一个栏目。不过我是在电脑的浏览器里发现的。最早的的一篇散文是2022年的10月30日贴上去的。断断续续的,头一个月选登了近二十篇散文。作者有民国的梁实秋、张爱玲、朱自清、郁达夫等,还有跨越民国到共和国的作家如老舍以及当代的作家。作者主要是大陆的,也包括台湾的林清玄和席慕蓉等人。应该说是比较有代表性了,期待将来会有更多散文大家,如周建人等的一些作品。

进入12月份以后,几乎每天都有一篇散文登出。应该说,这些散文的风格各异,都是很好的散文。这些文章中,让我眼睛一亮的有张爱玲的几篇散文。以前在大陆时,由于时代的关系,没有读过张爱玲的文章,倒是在海外读过她的小说。张爱玲的散文还是在【散文精选】的栏目里刚开始接触。

在《花落的声音》这篇散文里,可以看到她敏锐的观察能力、奇特的联想和细腻的表达。比如花落下来,人们多半容易产生一些悲伤的联想,如曹雪芹书中的林黛玉看见落花,作《葬花吟》:

……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看花落感伤“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而张爱玲却是“听”花落听到“胆战心惊”:

家里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中跌落下来。

将玫瑰花落比作蝴蝶飞舞已经很形象了,谁又见过“中弹”的蝴蝶?生活中应该没有吧。但是通过张爱玲的笔描写出来,仿佛就是真的身临其境。这种比喻应该是张爱玲独创的,不仅形象而且生动。

下面的一段,进一步从听花落扩展到心情:

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

花落为什么心惊?原来暗含一个楼上“另一只靴子”没有落下来,楼下人胆战心惊一夜睡不着的故事。讲夜静,不用空洞抽象华而不实的形容词,而是用轻悄无声的呼吸犹如涨落潮汐来比喻和夸张。然后,读者很容易就接受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其实,不过就是夜里静悄悄地落了几朵花而已。

再就是将个人的情感揉进描述的的对象,让其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比如:

有一种花是令我害怕的。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征兆,在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任性的,鲁莽的,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滚了过来,真让人心惊肉跳。

曾经养过一瓶茶花,就是这种触目惊心的死法。我大骇,从此怕了茶花,怕它的极端与刚烈。

我在马里兰养过多年的茶花,见过在咋暖还寒时,一树的茶花冻坏了,整朵整朵的冻落下来。我会想到这是时令和气候对它们造成的不幸,它们是可怜的牺牲品,也会附庸风雅做类似《葬花吟》之类感叹。大概众人多半都会这般去想。

但是我从没有想过茶花的死可以是主观的,“任性的,鲁莽的,不负责任”和“触目惊心的”,因而得出茶花的性格是“极端与刚烈”的结论。大概也只有张爱玲才会如此的独特。

如果说,《花落的声音》是我第一次认真读张爱玲散文,那么,今天读到她的另外一篇《​公寓生活记趣》,则更加深入地了解她的文风。听人说,张爱玲的散文里讲究世俗情趣,实实在在而又心怀憧憬地透视现实人生,谈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如童年生活、都市生活、男女饮食、生活起居等等。我觉得,她还成功地将感性与理性,具体的当下的人生体验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融于一体。

一个好的散文,不应该只停留在生活的浅表层面,而是要对生活做更深一层的挖掘,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细致感悟和思考,进而阐释作者对人生的见解,从而使散文在情趣之中又带上理性思辨色彩。


01-12-2023 周四

有限无限无穷大 盲人摸象井底蛙

一抬头,不觉窗外已经是暮色苍茫。白日里绿色的树、各种颜色的花,以及街对面南方风格的黄墙红瓦在暗红色的天幕之下,全然变成暗黑色的剪影,分不出清前后的距离。

剪影中映入眼帘的是一串彩灯,弯弯曲曲地挂在窗户的左下角。那是挂在花丛中的一串玻璃小鸟,白天靠太阳能充电,到了夜里就会发出彩色的灯光。每一只小鸟隔一会儿还会改变颜色,由红到黄再到蓝到绿。变幻的色彩给静谧的暗红色底调带来些许的灵气。

平常这个时候,已经合上百叶窗,拉上窗帘,屋里点起了电灯。室内和室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天地和不同的感觉。当然,我更习惯的是室内灯光下的夜,柔和、安详、从容不迫。

下午忙着将一批文稿上载到作协的网站上,一边上载,一边沉浸在阅读作者们文章的愉悦中。面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热闹、诙谐和睿智,竟然忘掉了时间的流逝和窗外天色的变化,直到偶一抬头。

在记下这段话的时间里,时间已经悄然逝去,窗外已经是一片深蓝。路灯亮起来了,房屋和树枝的剪影浑然一体。夜暮正式地笼罩了大地,只有灯影下窗角边那串五彩的小灯在闪烁中跳跃。

一个人,在某一个时空,观察到的那一部分世界是不同的,感觉和体会也因之而异。于是,就会有无数盲人摸象和井底之蛙的故事发生。诚如我眼前这个”真实”的世界。

如果闭上眼睛,将所有观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去综合归纳,然后从分析和推理中去认知世界,以人类主观有限的知识对客观无限的宇宙进行认识,并且从这些推论中产生人类的学问,就产生了哲学家,唯心的和唯物的,无神论和信奉宗教的。关键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摸到大象的那部分就是大象的全部。

此刻的我,回过头来,起身打开电灯,合上百叶窗,拉上窗帘。我的世界就是这样。

又是一个寻常的夜晚——读书、写作或者看电视。不过,今晚还要赶工,继续上载剩下的文章。


01/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