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保护老人法 电邮回应参议员

收到代表我们佛罗里达州的美国参议员里克·斯科特(Senator Rick Scott)的一封电邮。

亲爱的刘先生,

感谢您就保护和维护社会保障问题与我联系。我很高兴有机会回应您。

作为您的美国参议员兼参议院特别老龄委员会主席,保护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的福利是我的首要任务,我明确表示我坚决反对削减这些福利。许多人依赖这些重要项目,而在乔·拜登四年的鲁莽政策和高通胀将这些项目推向破产边缘后,华盛顿必须采取行动,以更好地服务于佛罗里达州及全国的家庭。

我很骄傲能发起《保护老年人法案》,以维护和保障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的福利。我的法案通过设立“将医疗保险节省留在医疗保险中”的要求,确保医疗保险项目的所有节省都留在医疗保险中,并要求国会三分之二多数同意才能削减社会保障或医疗保险福利,从而使削减这些福利变得极为困难。

我将与特朗普总统及我在参议院老龄委员会的同事密切合作,推进这项重要法案的通过,发展我们的经济以改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的长期健康状况,并使华盛顿为我们的老年人及未来几代人更好地服务。

再次感谢您的来信。我将继续每天为佛罗里达州的家庭奋斗,保护社会保障。我很荣幸能代表佛罗里达州的每一位公民,感谢您抽出时间表达您对此事的立场。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此致,

里克·斯科特
美国参议员


这封信的起因,是特朗普政府在其执政期间曾提出过一些涉及削减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和医疗保险(Medicare)支出的预算方案。包括2020年和2021年财政年度的预算,建议削减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Medicaid)计划的支出。这些削减主要通过限制开支增长、改革支付模式和收紧资格标准等方式实现。这些个方案在国会都没有通过。

自2025年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总统表示不会削减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或医疗补助(Medicaid)等福利项目。但是,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指出,福利支出是联邦预算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能需要作为削减成本的关键目标。​这一观点与特朗普总统的承诺存在差异,引发了公众和立法者的关注。

为此,我在参议员斯科特的《保护老年人法案》投了支持的一票。任何人打算切我们老年人社保(Social Security)和医保(Medicare)的蛋糕,都不允许!于是乎收到了这封信。

不管美国的民主制度的好与坏,至少在选民和选民代表(参议员、众议员)之间,有着这么一点回复和些许的透明度,虚伪和真诚不论,尤其是最末一句:“请随时与我联系”,这种感觉还是比较好的。


03/29/2025 周六

重温历史品押韵 温故知新看未来

今天是一个历史上中国人大多数不知,美国人知之甚少的一个日子。

一百多年前(1898年)的今天,美国最高法院审理的一个重要案件,对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中的出生公民权(Birthright Citizenship)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解释。

其背景大致是这样的。案件主角黄金德(Wong Kim Ark)是一位在美国出生的中国移民子女。那时美国的排华法案禁止中国人移民和入籍,是美国历史上对中国人最黑暗的时期。

黄金德在短暂离美,回中国探望妻儿,返回美国时,被美国移民局拒绝入境,很像今天一些美国人的移民配偶,在出国旅游后,被拒绝入境一样。

黄金德在美国出生,父母是移民。由于当时的“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他们无法归化成为美国公民。

黄金德认为自己是美国公民,所以状告美国移民局。基于第14修正案的”出生地公民权”原则,“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并受其管辖的人,均为合众国及其所居住州的公民。”判决黄金德胜诉。美国最高法院以6:2的表决支持黄金德。

法院强调,该修正案的出生公民权适用于所有在美国出生且受其管辖的人。即便父母不是美国公民,只要他们不是外国外交人员或敌对军人,他们的子女在美国出生便自动成为美国公民。


也是今天,旧金山华埠社区领袖、民选官员、及黄金德的后裔将在黄金德出生地,华埠都板街与沙加缅度街交界处,纪念最高法院于1898年作出的历史性裁决“美国诉黄金德案”(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127周年,以反对总统特朗普试图通过行政命令终止出生公民权的行动。难道美国总统的行政命令大于美国宪法?

一些加州众议员表示,出生公民权深植于宪法,百余年来一直是美国价值观的基石。特朗普试图否定这一权利的行动不仅违宪,并破坏了美国内核价值。

据说,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Mark Twain)讲过一句话:“历史不会重演,但它常常押韵。”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often rhymes.)

这句俏皮话指出,历史事件虽不会完全复刻,每次事件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人物和细节,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都是全球性冲突,但起因、过程和结果都有显著不同。

尽管细节不同,但是历史中经常出现相似的模式。例如,经济危机(如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能由不同的事件触发,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如市场崩溃、失业率上升)和人类反应(如恐慌、政策调整)却有共通之处。这种相似性就像“押韵”——不是完全一样,但让人感到熟悉。

今天看来,这句话可以看成是人类行为的某种规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的动机(如权力、贪婪、恐惧、希望)往往是相似的,因此导致的结果也容易形成某种“押韵”。

虽然不能简单地用过去预测未来,但通过观察历史的“韵律”,例如当年的“排华法案”和“黄金德”案的胜诉,此后100多年来美中关系的演变,从两军战场(朝鲜、越南)到乒乓球桌,两国从交战到建交,从当年的蜜月期到今天的关垒封锁,我们可以从以往的规律中,更好地理解当下并洞察未来。


03/28/2025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