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用进废退 天下事存兴废亡

纽约一行,看到外孙女英语突飞猛进,路上所见商店和路牌几乎都能读出并知晓其意。一大本儿童读物(文字),可以自己读下来,而且读着读着就咯咯笑了起来,说明她真的看的懂。

小丫头的中文口语也不错,基本上跟我们用中文交流没有问题。据她讲,她上过台湾“小一”的夏令营,“小一”这个词,应该是台湾国语中的专门词汇用法,来表达国小一年级,就跟台湾人将小学、初中和高中称之为“国小”、“国中”和“国高”一样。“小一”的夏令营给了她“注音”的基础,她基本上可以用注音符号读出书上不认识的字来。

这相当于我们当年用拼音字母读出书上不认识的字来一样,那是我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一”的年纪,大约6-7岁光景。不过,她在英文的阅读上却远远超过我当时的识字阅读水平。听女儿说,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会说的话,都能够读写。这大概是拼英文字的优点吧。

而我们的中文,却要在语音的基础上,还要加上一个象形文字,大大增加了国人的阅读难度,以至于有人一辈子都不识字,却不影响口语的交流。我们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大概就是从“上下来去,前后左右”开始的,一年下来,也认不了几百个常用的汉字。

那么,中国人要认识多少汉字,才能进行正常的阅读呢?经过查询大陆AI“深寻”(DeepSeek),得到如下结果:

正常阅读需求:
2000字 可理解90%的报纸内容。
3500字 可覆盖99%的日常书面语。

中国大陆的识字量要求

小学(1-6年级):
1-2年级:认识 1600-1800字,其中 800-1000字会写。
3-4年级:累计认识 2500字,其中 1600字会写。
5-6年级:累计认识 3000字,其中 2500字会写。
初中(7-9年级):累计认识 3500字。
高中(10-12年级):一般掌握 4000-5000字。

台湾的识字量要求:

正常阅读需求:
2500字 可覆盖97.97%的媒体用字。
3500字 可覆盖99.48%的日常书面语。

小学(1-6年级):
1-2年级:认识 700-800字(远低于大陆)。
3-6年级:累计认识2400字 左右。
初中(7-9年级):累计认识 3800字。
高中(10-12年级):累计认识 6600字。

按照中国大陆的识字量要求,我们这代人应该掌握4000-5000字,可覆盖99%的日常书面语。

近来我家领导临帖欧体的《千字文》。据称《千字文》产生于汉朝后的魏晋南北朝,其创作主旨是识字。由于作者文采卓越,将毫无关联的文字编成了精妙绝伦的文章,它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用被指定的无一重复的一千个单字,条理贯通、叙事有序地吟咏了关于天文、博物、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包罗万象的诸方面知识,令人叹服称绝。其既可识字、学书、习文,又可增广见闻,兼能启蒙儒家伦理思想,成为我国历史上综合性蒙学读物的开山之作。

我读了一遍《千字文》(简体字),一千字中大约有20个字我不认识,占2%的比例。如果是繁体字或者是毛笔书法,可能不认识的会更多。认识的字当中,还有一些是临摹两可之间,以前读过或者见过,但是印象不深,靠猜和蒙答对的。

记得以前读研究生时,一个英文词可以根据其出现的频率分为不同的难度级别。那么中文也应该是如此。比如《千字文》起首四句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由于不认识“昃”字,“盈昃”这个词当然也不知道。

经查,“昃”(zè)指太阳西斜,特指下午或日偏西的时段。引申为倾斜、偏斜。多见于古文或文言文中,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属于生僻字。按汉字难度分类,使用频率极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出现,属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字)外的生僻字。对普通读者(尤其是非古文背景)来说,属于高难度字,因其读音(zè)和意义不常见。

“盈昃”指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具体描述日月或满或缺、或升或降的现象。是一个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几乎不用,属于古汉语中的固定搭配。属于高级文言词汇,需读者有一定古文基础或借助注释。

对于我来说,结合上下文,如“辰宿列张”,可推测其指日月运行,虽不认识“盈昃”,大致猜得出这里应该讲的是天文规律。我的第一猜测是“盈缺”,意指“满与缺”“盛与衰”或“圆缺变化”,源于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虽然不准确,也有那个意思,此为望文生义。

《千字文》中,类似“昃”难度的字还有:
劬(qú):劳苦、勤劳,如“劳谦劬力”(勤劳谦逊)。
俶(chù):开始、初始,如“俶载南亩”(开始耕种)。
黻(fú):礼服上的花纹,如“黼黻文章”(华丽的礼服纹饰)。
闼(tà):内门,如“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宫殿的门和建筑)。

不过,这些词,即便今天认识了,日常生活从来不用,想必也会忘记,此谓“用进废退”。它们将会跟“昃”字一样,“存则兴,废则亡”,逐渐从生僻到消亡。

人,人生,不也是这样?


‎04/‎22/‎2025 周二

炸弹威胁图书馆 矛头指向法轮功

刚刚离开纽约法拉盛不久,就传来法拉盛图书馆今天(21日)上午接获炸弹威胁。

警方表示,早上约9时30分接获图书馆馆员通报后,立即派员前往现场,封锁缅街(Main Street)介于凯辛纳大道(Kissena Blvd.)与40路(Roosevelt Ave.)之间的路段。封锁措施持续约三小时,至中午12时左右确认现场安全后解除封锁,并未发现可疑物品。受事件影响,缅街早高峰时段交通一度严重壅塞。

法拉盛图书馆离我住地不远,以前乘地铁到曼哈顿经常经由凯辛纳大道路过该图书馆,我曾经到图书馆看过里面的中文书籍。该图书馆还举办一些华人社区的活动,我参加过几次当地举办的诗会和演唱会,结交了一些纽约的朋友。

根据消息人士透露,图书馆于20日晚间收到电子邮件威胁,内容要求不得允许法轮功举行游行,否则将引爆炸弹。以前在图书馆附近的街道上,总可以看到法轮功的活动,比如说“劝退党员行动”等等。

据我在华盛顿和纽约的片面了解,法轮功在美国的主要活动包括:

文化活动,如“神韵艺术团”的演出,据称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对象主要是美国人,而且票买的比较贵,通常在50-200美元之间。我们在华府居住时,经常有中国的文化团体来访,我也参加过一些组织和接待工作,这些活动的门票通常在15-50美元。

游行和集会:法轮功经常组织游行、集会,抗议中国政府对其成员的迫害,特别是在纽约、华盛顿等城市。例如,法拉盛等地常有法轮功的游行或纪念活动,当年我们在华府居住时,参加过一些中国领导人访问的活动,法轮功是一定到场的。

媒体宣传:法轮功在美国运营免费的《大纪元时报》和新唐人电视台。

法律诉讼与争议:法轮功成员在美国参与了多起诉讼,例如针对中国政府的“迫害”指控,或涉及其媒体高管的法律案件,如2024年《大纪元时报》高管被控洗钱,审判定于2025年10月。

法拉盛是纽约法轮功活动的重要中心,常见游行、集会和宣传活动。神韵艺术团每年在林肯中心等地演出,吸引大量观众,但也因其与法轮功的关联而备受争议。此外,法轮功在纽约运营的《大纪元时报》总部也位于此。

法轮功在美国,尤其是在纽约和华盛顿,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媒体和抗议活动。这些活动在华人社区和更广泛的社会中引发了支持与反对的两极反应。法拉盛图书馆的炸弹威胁事件是近期的一个例子,显示了法轮功活动可能引发的紧张局势,但具体动机和幕后因素尚不清楚。


往时今日

四年前的今天是谷雨节气,当时有做《浣溪沙》一首,以记辛丑谷雨。

春到池塘鸭信知
一帘谷雨读书时
浑然不记鬓成丝

斜倚碧阑词觅断
沉吟空院句难奇
野情疏阔自相宜


‎04/‎21/‎2025 周一